2018年11月26日臺灣海峽6.2級地震成因分析

福建地震災害預防中心主任 王善雄

福建地震預測研究中心主任 李祖寧

2018年11月26日7時57分,臺灣海峽南部(23.28ºN,118.60ºE)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福建沿海地區普遍有感。截止11月29日8時,共記錄餘震199次,其中3級地震20次,4級地震8次,最大餘震為ML4.9級(圖1)。本次6.2級地震所在的臺灣海峽位於東南沿海地震帶北段,震區周邊歷史強震較為活躍,震中周邊100km範圍內歷史上發生5級地震13次,6級地震1次,7級地震1次,最大地震為1994年9月16日7.3級地震,距離本次地震約33km(圖2)。此外,臺灣海峽及附近區域還發生過1604年泉州海外7.5級強震和1918年廣東南澳海域7.3級強震,此次6.2地震是整個東南沿海地震帶5.5級以上地震平靜近24年後的首箇中強震。


2018年11月26日臺灣海峽6.2級地震成因分析



臺灣海峽處於臺灣造山帶前緣,由北到南側,逐漸從典型的大陸地殼過度到海洋地殼,即從亞洲大陸邊緣,變成南海海洋板塊。因此在臺灣西南外海,其地質構造也變得比較複雜一些,開始從比較穩定的大陸邊緣成為受馬尼拉海溝影響地塊。福建沿海濱海地區現代最活躍的兩條斷裂帶(北東向濱海斷裂帶和北西向巴士斷裂帶)位於臺灣海峽。濱海斷裂帶是臺灣海峽西側海域強震的發震構造,該斷裂帶大致沿福建沿海50m等深線附近分佈,與海水水下岸坡轉折帶相吻合,長約500km,斷裂總體走向北東30~50°,整體傾向南東,傾角較陡。由多條次級斷裂斜列組合而成,各次級斷裂之間被北西向斷裂所分隔。巴士斷裂帶指閩東南—粵東陸域北西向斷裂、經臺灣海峽延伸至臺灣南端的一組北西向斷裂帶,位於臺灣海峽南側,北界從福建漳州盆地附近延伸至臺灣高雄,南界從廣東潮汕盆地延伸至臺灣島以南海域,受菲律賓板塊運動影響,表現為一條以左旋走滑性質為主的剪張性斷裂帶,帶內地震也很頻繁。

此次6.2級地震震源機制解顯示本次地震有近南北向和近東西向的兩種可能的斷層面(圖3)。震中附近主要有三組斷裂(圖4):北東向濱海斷裂帶東山海外段(F

1-5)、北西向澎湖隆起南緣斷裂(F2-2)(巴士斷裂)、近南北向東山隆起東緣斷裂(F3)。


2018年11月26日臺灣海峽6.2級地震成因分析



根據能量震動分佈圖反映,呈近南北向分佈(圖5),初步判定本次6.2級地震的發震構造為東山隆起東緣斷裂。東山隆起東緣斷裂位於東山隆起和廈澎凹陷之間。綜上,判定此次6.2級地震斷層性質為左旋走滑,斷層面走向為近南北向,傾角近垂直,主壓應力軸為北西—南東向,與菲律賓板塊運動方向一致。


2018年11月26日臺灣海峽6.2級地震成因分析



1994年9月16日在臺灣海峽南部發生7.3級地震。震源機制顯示此次7.3級地震的斷層性質為正斷層,主要破裂方向為北西西向,與巴士斷裂帶走向一致。早期的正斷層形成原因推論為南海張裂時期拉張所形成,之後因歐亞與菲律賓板塊聚合,而轉變成以走滑為主的斷層活動,此與臺灣西部區域深部地震發震構造極為類似。本次6.2地震與1994年7.3級地震一樣,都發生在早第三紀前陸盆地的邊界斷層帶上。在這個區域,一般第一主應力為垂直方向,造成正斷層,由於遠離板塊邊界,三個主應力差距不大,而前陸的前緣隆起可能讓主應力間交換順位,讓第二主應力變成垂直方向,這時走滑機制就會發生,這就是造成本次地震為走滑性質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