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可一世的关东军,为何不到7天就被打得丢盔弃甲?


自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保证东北地区不受苏联袭扰,日军专门从国内调集了大量精锐部队驻扎,而这些被称之为“关东军”的日本兵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可以算得上是拔尖的。而在1939年的诺门坎冲突中,日军更是少有地搬出了装甲部队,与经历了“大清洗”的苏军来了场硬碰硬,结果当然是谁也没捞着便宜。而双方也就此偃旗息鼓,直至1945年。

在1945年4-5月的柏林战役结束后,欧洲战场上的战局趋于稳定。而面对日军在太平洋战区节节败退的颓势,已经抽出手来的斯大林也在先前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出兵中国东北,给号称日军精锐的关东军来个釜底抽薪。而对于日本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自1942年的中途岛、瓜岛战役接连失败后,日军在太平洋上就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就连曾在东南亚等国不可一世的95式轻型坦克,也在美军谢尔曼坦克前化为了一团团的残骸。为了挽救太平洋的颓势,日军不断地从中国大陆与东北地区抽调兵力,远赴太平洋与美军作战。这也直接导致了曾在中国东北被视为“精锐”的关东军素质明显下滑,而弊端也将在与苏联的作战中暴露出来。


反观苏联方面,在消灭了让人头痛的纳粹德国之后,苏联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好好修理一番这个曾经在日俄战争中狂妄自大的“小日本”了。为了能够以最快速度打垮日本关东军,苏军不但集结了大量精锐的摩托化部队,甚至连一度被日本海军压在港里的太平洋舰队也派出水兵参战,总计60个师,157万人,6000辆坦克以及3800架飞机。而关东军手头上仅有70万卫戍部队,其中甚至还充斥了大量的民兵!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仅仅一周之内,日军就接连丢失了哈尔滨、长春、大连等重要城市。甚至连溥仪都不得不乘坐专机逃离,以避免沦为苏军俘虏。而苏军士兵们在攻克了长春之后还前往溥仪的皇宫,坐上昔日这位皇帝的龙椅,好好体验了把当皇上的乐趣。

尽管在8月15日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但好战的关东军依旧没有放弃抵抗。艰难的战斗甚至一度持续到8月底。最终随着虎头与东宁两地要塞被苏军攻克,日本关东军才正式走出掩体,成为了阶下囚。而苏军也成功地在不到一个月内将这支昔日王牌打的落花流水,雪耻了日俄战争中的惨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