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農村有些俗語雖然都很直白,但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難免讓人感覺一頭霧水,特別是那些從沒去過農村、沒有任何農村經驗的人,覺得這些俗語就是天書。而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民來說,他們的父母在傳授這些俗語的時候似乎不會多做解釋,他們正常一聽就懂,這可能就是生活的環境和語境的原因吧。

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老吳今天給大家介紹3個經典的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第一句是分種地,夥種瓜,一屋不住兩三家。它告訴我們如果是自家的田地,那麼不要和別人混合在一起種,因為這樣容易產生糾紛,破壞彼此的關係;而如果這地是用來種瓜的話,那麼要找幾家人一起合著種,這樣在晚上的時候守瓜才能有伴,在抗擊野獸的時候也能多點力量。而後半句是說如果不是同一家人還是不要住在一起,以前人們同住在祠堂,所以經常引發各種矛盾。

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這句俗語的前半部分已經不符合現在的社會實際了,因為現在夜晚不會有野獸出現,種瓜的人也比較少了,而後半句說的是不同生活習性的人住在一起,就算關係再好難免也會產生不愉快的摩擦。

第二句是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以前農村的燈頭火是家裡的用火來源,所以要保持它長亮不滅,如果你因為冷而用燈頭火取暖,有可能將全家的火種都弄熄滅了。

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而播種糧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就算你現在餓得不行,也不能動播種糧的主意,因為它是全家未來一年的口糧希望。若僅僅為了解決你現在的飢餓,那就會造成更長久和更大範圍的飢餓。

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第三句是李下不正冠,瓜地不繫鞋,這話具有警示意義,如果一個人在李樹下整理自己的衣服,這可能會引起誤會,大家覺得這個動作就是偷瓜賊的善後動作;而如果你在瓜地繫鞋帶,也會被誤會為是偷瓜賊。這就暗示我們在某些場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舉止,比如男子不能在深夜進出單身女子的房門,這樣對男女彼此的聲譽都有不好的影響。

3句經典農村俗語,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經驗、教你如何更好的做人

聽完後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些俗語不僅有趣而且大部分還是適用於現在社會的,所以有空的時候多學習幾句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