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寧波奉化有青雲、苕霅、西塢(老村區)、溪口(老村區)、棲霞坑、巖頭、桐照、董家、大堰等9個著名的古村落。傳統村落的魅力在“傳統”,奉化傳統村落資源豐富,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自然社會條件下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活態體現,也見證了奉化悠久的歷史和文明。傳統村落的魅力在“傳統”。一口古井,一段古牆,一條老街,散發著太多的鄉土情感、道德傳統、民族凝聚力和親和力,這些傳統元素是不可複製的,若遭到自然或人為破壞,歷史風貌將難以恢復。

1、奉化青雲村

青雲村位於蕭王廟街道,因舊時有“青雲聯步坊”而得名,村內居民以孫姓為主。前臨門前河,後倚剡江,地勢平坦,交通便捷,曾是剡溪航運中的重要碼頭之一。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據民國十六年《泉溪孫氏宗譜》記載,唐代孫氏先祖“知奉化縣”時,遂搬遷至此地。該村村域面積2.84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450畝,戶籍人口2160人,常住人口2000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平原,傳統建築共67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為30%,原古村內整體風貌仍然保持了清末民國時期的風格,是我市相對保存較好的古村落。

青雲村古建築看點

孫氏宗祠(含藏書樓及議事廳舊址),是在原後堂前(詒燕堂)基礎上擴建的,後堂前現為正殿,建於清代晚期。民國十九年(1930)由孫鶴皋為發起人集資擴建,形成四合院祠堂。解放後做過糧店,現經修繕後,由該村老年協會使用。該祠堂坐北朝南,佔地644平方米,硬山,小青瓦屋面,正殿三開間,進深五柱九檁,五架抬梁帶前雙步後單步。門廳三開間,東西廂房各五開間,均為單簷二層。戲臺做糧店時臺亭拆除,近年重建。祠堂門廳前東側有藏書樓1棟,西側議事廳1棟,均建於民國時期,磚木結構,仿洋式,單簷二層,面闊各三間,該2棟房子均屬祠產。

傳統建築另有:孫鶴皋舊居、三茂房、聖芝洋房、後閶門8號民居、小張房祠堂、湯房、三茂閶門、德星聚閶門、官青閶門、景興閶門、仁德巷閶門、仁為美閶門等。

2、奉化苕霅村

尚田鎮苕霅村含苕霅和張家灘2個自然村,以村南苕溪而得名,曾用條宅等名。村內傳統建築保存一般,但擁有國家級非遺——奉化布龍。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苕霅村始建年代和形成原因不詳。但據《奉化市志》記載,苕霅村舞龍在800多年前就已存在,說明該村歷史久遠。現村內居民以陳姓為主。目前據有史可查的資料是,晚唐五代時,今蕭王廟街道棠岙村江氏曾在苕霅短暫居住。民國三十五年《棠溪江氏宗譜》載清庠生江廷燦《育英堂記》雲:“昔吾始祖,自諸暨漾沙坑來,流離播遷,初居吾奉之苕霅,繼遷甘裡之山頂崗,旋以山頂崗非樂土,而徙居棠溪。”

該村村域面積2.5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150畝,戶籍人口1190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山谷峽地,常住人口820人。傳統建築共21處。

苕霅村古建築看點

陳宗熙舊居,由陳宗熙出資於上世紀40年代末所建。陳宗熙,字至和,苕霅村人,金陵大學畢業,國防研究院第五期結業。曾任安徽省鳳臺縣、定遠縣縣長。1938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機要秘書。1948年任臺灣省臺中市市長。1951年起任“總統府”秘書、機要室主任等,1981年起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著有《威爾遜傳》、《美國都市之管理》、《市政論叢》等。此宅為解放前夕陳宗熙因其母親病重,準備赴老家奔喪而委託其弟建造,供其妻兒、隨從在喪期居住。該建築坐北朝南,佔地359平方米,有一正一廂組成,平面呈“L”形。正屋面寬四開間,四阿屋頂,因狀似農民打稻用的“稻桶”,俗稱“稻桶屋”。樑架六柱八檁,前出廊,一步架。東偏廂四間,其中南首一間為門廳,現已倒塌,大門尚存,朝東,青石檻框,門楣雀替雕刻花卉紋。該建築正屋保存尚好,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作為名人舊居,人文內涵豐富,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傳統建築另有:亨仁房、龍泉廟等。

3、奉化西塢老村

西塢古村因地處平原水鄉,地勢平坦,故其空間形態為:四面環水,河流密佈,河道把古鎮分劃成四個板塊、五個村落——居敬、高豐、慶南、西仲、桑園。東西南北四條河流如“井”字形把鎮圍了起來,各板塊內部大小街巷縱橫交錯,而眾多的橋樑把水鄉連成一體。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據傳,宋高宗時,鄔氏先祖任明州錄事參軍,遂遷居今西塢鎮上。元末,鄔氏子孫繁衍人口增加,分居東西河岸,即稱東鄔、西鄔,搭木橋以通往來。明洪武年間,東岸鄔氏避難遷居今江口街道禾家橋,西鄔人口逐漸移居東岸。

該村村域面積13.2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930畝,戶籍人口5561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平原。傳統建築共85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約30%。

西塢老村古建築看點

西塢五村內傳統建築保存較多,以清代、民國時期民居建築為主,體現傳統水鄉特色的埠頭、河道、水閘等也有保留。西塢北路與老祠堂路之間保留著許多古宅古弄古牆門,頗具特色,房屋佈局十分講究,多以木結構畚斗樓為主,一色的黑瓦青牆,大多朝東西方向,層次分明,小弄多東西向,皆由紅石板橫鋪成,平直整潔。弄與弄之間大多以防火牆也稱“馬頭牆”相隔,臨弄的窗戶是造型細緻雕刻精美的石花窗,過去南北方向的中軸路上還有一條通道,屋與屋之間都有簷廊相連。往日的集市集中在東西兩條河的岸邊。

居敬橋,光緒《奉化縣誌》記載:“居敬橋,縣東二十五里,舊名龜經橋,明嘉靖庚子建,萬曆年間重修,朱之蕃題額。國朝康熙十一年,乾隆三年俱重建,道光二十三年修。”該橋東西走向,為三孔石拱橋,拱圈石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橋身長29.60米,由兩頭向中間逐漸減窄,兩側引橋長4.5米,中孔跨度8.8米,邊孔跨度5.4米。橋面正中為一長3米的平面,兩頭各有36級石級。兩邊有橋欄,欄板上部有鏤空蓮花石雕,中以望柱相隔,每邊16個,望柱頭有象、獅、蓮等石雕,兩頭有抱鼓石。中孔橋墩上部有鰲魚頭,南北各二。鰲魚頭下面各嵌石柱一,上刻建橋修橋的各個年代。中孔頂上護欄外有石匾,南北各一,上刻“居敬橋”三大字,下款為“金陵朱之蕃題”。居敬橋保存較好,雕刻精美,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1987年被公佈為奉化市文物保護單位。

傳統建築另有:居敬後畈閶門、高豐小洋房、花花祠堂、西塢三十六祠堂、西塢古埠頭、西塢客輪碼頭舊址、慶南乾元堂藥店、居敬大禮堂舊址、白杜閘等。

4、奉化溪口老村區

溪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被稱為“千年古鎮”,因位於剡源九曲之盡處,武山與溪南山又將溪流阻夾成口而得名。唐代即有人居住於此,至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溪口建村。溪口老村區自東向西依次由溪一、溪二、溪三3個村組成,歷史建築分佈在中馬路以南,武嶺路以北3村之中。3村又由銀行弄、簟匠弄、奉通南弄分割成四大板塊。以前飲用的水井,主要分佈在這些區域。武嶺中學校園內、溪口森林公園是古樹保存較多的區域。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溪口地處四明山脈南緣與寧奉平原西緣的交接地帶,東依武山,西挹翠屏山,背枕白巖山,面對筆架山。四明山奔突而來的一抹剡溪,自西向東穿鎮而過,山水互映,風景秀媚,由此形成了“群山環翠,一流橫貫”的整體格局。

該村村域面積0.75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555畝,戶籍人口5237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平原,常住人口20565人,傳統建築共58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約30%。

溪口老村區古建築看點

溪口區域內各個時期的古蹟保存豐富,有古建築、古墓葬、摩崖題刻等,尤以蔣氏故居建築群為代表的民國建築蜚聲中外,三里長街是清末民國時期溪口商貿繁榮的見證,武嶺中學建築群也是近代教育史上的精品。

傳統建築主要有:蔣氏故居建築群、武山廟、蔣氏宗祠、小洋房、武嶺幽勝摩崖石刻、蔣母墓、文昌閣遺址、武嶺學校、武嶺門、武嶺公園、王世和舊居、魏杞墓、藏山大橋、三里長街、周家閶門、董業房、溪三水堆弄104號民居、江家閶門、溪二小井頭、蔣孝先舊居、大夫第、周順房等。

5、奉化棲霞坑村

溪口鎮棲霞坑村位於奉化西部四明群山中河谷地帶,筠溪穿村而過,兩岸分佈著清—民國時期的各類型建築。宗祠、廟宇類建築年代相對較早,民居保存較多,但年代和建築精美程度不足。

唐末,王氏遷入奉化大堰。宋代時,其中一支遷至舟山定海後又回遷至棲霞坑村,自此定居繁衍。今村中絕大多數居民姓王。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棲霞坑原名桃花坑,坐落在四明群山之中,村南山名雷峰山,村北山名楊家地山,筠溪自西向東流過,將整個村莊一分為二。村內民居、祠堂寺廟分佈在兩岸臺地上,溪上有長安橋等建築,村中還有一條古道通往餘姚唐田村。

該村村域面積4.8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200畝,戶籍人口679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山地河谷,常住人口190人,傳統建築共27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為32%。

棲霞坑村古建築看點

王氏宗祠名“敬承堂”,位於村中心。據口碑調查,祠堂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放火燒燬,1948年冬重建。該建築坐南朝北,佔地569.7平方米,四合院式,前後兩進,左右設廂房。第一進門廳兩層,設上下簷,硬山造,面寬五開間,明、次間前簷出廊,施捲棚頂,月樑上雕刻雙龍戲珠圖,牛腿雕刻人物紋。外置扇面牆,青石基座。第二進正殿面寬五開間,明間樑架五柱十一檁,五架抬梁帶前雙步後一個雙步一個單步。次間、梢間設中柱。前廊捲棚飾頂,月梁雕刻雙鳳朝陽圖,牛腿刻飾花卉紋。廂房兩層,二間一弄。

王氏宗祠格局規整,保存完好,建築高大寬敞,用材粗大,月梁、牛腿上雕刻豐富、細膩,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傳統建築另有:顯應廟、洽成祠堂、洽成閶門等。

6、奉化巖頭村

溪口鎮巖頭村位於奉化市西南山區,南距蔣氏故里溪口鎮11公里,巖溪縱流南北穿村而過,四周群山環繞,形成了東西略窄,南北狹長的溪谷地形。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明洪武三年(1370),巖頭毛氏始祖毛宣義自石門村遷居巖頭村。巖頭村位於巖溪流經河谷地帶,四周環山,溪流東西沿岸各有一條主要道路,再往裡無數小路連接周圍住戶,村落整體呈“非”字形。古樟樹、楊樹等百年以上的幾株古樹分佈在巖溪河岸,巖頭老街位於村東部。

該村村域面積4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291畝,戶籍人口2416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山區河谷,常住人口892人,傳統建築共48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為68%,保持了較為完整的清—民國時期古村落風格,已被公佈為浙江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巖頭村古建築看點

戴表元墓,位於巖頭村三石嶺南麓,築於元至大四年(1311)。該墓坐南朝北,依山而築,為石砌土堆墓,直徑3.40米,高1.60米。墓碣橫向,刻“戴剡源先生之墓”,上款刻“至大辛亥三月丁酉日”,下款辨識不清。兩旁有望柱連抱鼓石的石刻各一。此墓已近700年,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被公佈為奉化市文物保護單位。

傳統建築另有:毛邦初舊宅、毛福梅舊宅、毛思誠祖居、毛思誠舊居、錢潭廟、廣濟橋、毛玉佩墓、白象山摩崖石刻、上三份第、三道閶門、靈泉古井、瑞房、登科閶門、毛景彪故居、老街等。

7、奉化桐照村

蓴湖鎮桐照村地處象山港畔,為半島,因“後山名高梧,山上梧桐繁生,枝葉對照輝映,故名桐照”。該村背山面海,依山坡而築,整個村被群山碧海環繞,梧山路以北為古村,呈菜刀形,以南填海建屋為桐照新村。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南宋末,林氏先祖由杭州仁和裡遷居此地。傳統建築錯落分佈在古村老街兩側,陳君廟位於村東,為該村主要活動中心。村內有不同時期的古井數口,零星分佈。

該村村域面積16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300畝,戶籍人口7239人,地形地貌特徵為沿海丘陵,常住人口9000人。傳統建築共109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約30%。

桐照村古建築看點

玉房位於桐照村糧站弄10號,從建築風格看為清晚期建築,一直為民居。該建築坐北朝南,佔地762.2平方米,三合院式,前後天井。正屋兩層,設上下簷硬山造,面寬七間二弄,樑架五柱八檁,前出廊,一步架。因受地理位置影響,該建築東窄,向西逐漸變寬。故東偏廂面闊二間,而西偏廂則有三間。該建築雖東窄西寬,並不規整,但保存比較完整,且一步梁頭、雀替雕刻夔龍紋、花卉紋和卷草紋等,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傳統建築另有:四份頭民居、老仁堂、生泰房、三梅房、陳君廟、後埭屋、果四房、楊梅弄16號民居、坤祥房、下嘉房、義房、玉大房民居、方井路62號民居、方井路66號民居等。

8、奉化董家村

大堰鎮董家村地處奉化西南山區,在兩山峽谷之間,縣溪自南向北將村落一分為二,村沿溪呈狹長形分佈。溪東岸為村落主要聚居地,瀕溪的道路為主幹道,一條條小巷小弄與之垂直相交,形成梳子狀的村落街巷佈局。傳統建築錯落其間,以傳統民居居多。村內據傳有兩百多年水井一口,但無可考之處。另有一株三百多年古苦櫧立於村旁。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明永樂年間,董氏先祖慶雲公遷居此地,為董家村始祖。該村村域面積3.73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150畝,戶籍人口1013人,地形地貌特徵山區河谷,常住人口500人,傳統建築共55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為29%。

董家村古建築看點

楓潭橋位於村北端村口,據介紹為民國時期建築,距今已有80多年曆史。1986年重修。該橋呈東西向,橫跨村溪之上,為單孔石拱橋。長15.01米,寬4.55米,矢高6米,橋孔跨度10.6米,拱券為橫聯並列砌築,拱券南北兩側中間刻“楓潭橋”三字。橋面原為鵝卵石及石板,1986年修繕時改為鋼筋水泥,兩側設護欄,施望柱,刻蓮花。該橋為董家村交通要道,年代雖晚,但規模尚可,且保存完好,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值。

傳統建築另有:下第三份閶門、二房閶門、黃道閶門、大份閶門、董氏宗祠、旗杆閶門、八房閶門、上第三份民居、下六房、六房閶門等。

9、奉化大堰村

大堰鎮大堰村南、西、北三面背靠印巖山,縣溪自南向北穿村而過。沿溪修築的大溪路是村莊內主要道路,通達南北兩頭,與橫向各條小巷接壤來往各戶人家。縣溪沿岸有樹齡300年以上的楓楊兩棵。村內另有古井一口。縣溪對岸為後形成的居民區。

盤點奉化9個傳統村落,寧波奉化古村遊玩推薦

大堰原名大萬竹,村內居民以王姓為主,王氏約在宋初由大堰鎮柏坑村遷居此地。北宋政和七年(1117),縣令周因帶民在村前縣溪修建一大堰墈灌溉抗洪,遂改今名。南宋舒嶽祥則認為漢代時此地已有人居住,其《留耕堂記》載:“鄞之南邑有山曰連山……山之大塢名大萬竹,則竹之陰森深密可知也……大著鉅萬也,鉅萬亦漢人語。漢人居是地,是以得是名也。”

該村村域面4. 9 平方公里,村莊佔地面積330畝,戶籍人口913人,地形地貌特徵為山地河谷,常住人口460人,傳統建築共27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約30%,有明代王鈁故居、清代白閶門、民國王任叔故居等不同時期的傳統建築,集中分佈在村莊中部。

大堰村古建築看點

王任叔故居位於大堰村。王任叔(1901-1972),筆名巴人,大堰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和文藝理論家,“左翼作家聯盟”發起人之一,解放後曾任我國首任駐印尼大使、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其墓與故居分別於1987年和2001年被公佈為奉化市級文保單位,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合併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保單位。故居系原王鈁故居大院中之右廂房為基礎,於1916年與張福娥結婚時所建,距今約80多年,坐南朝北,佔地117.6平方米,重簷硬山造,面寬二間一弄,樑架五柱七檁,前後天井。

傳統建築另有:王任叔墓、王鈁故居、白閶門、紅梅院、毛家閶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