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徐匯推出20條措施切實解決民企發展問題

徐彙區日前出臺《關於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20條政策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區級財政將投入不少於1億元作為政策性融資擔保風險代償金,每年為區內中小微企業提供10億元貸款額度的政策性融資擔保,20億元貸款額度的利息補貼和擔保費補貼。

衛莎網絡科技是今年剛在徐匯註冊的創業公司,聚焦人工智能視覺技術。公司合夥人兼財務總監黃之煒說,在徐彙區政府的支持下,他們參加了前不久的人工智能大會,與微軟等“巨頭”同臺讓初創企業備受鼓舞:“我們是個很小的AI公司,但我們和一些巨頭微軟、谷歌是坐在同一個會議桌上,說自己的方案,背後是機會的公平,反饋速度很快,還有就是信息透明。”

為優化營商環境,支持鼓勵中小型企業加快發展。在最新出臺的20條“意見”中,徐匯將擴大“科技創新服務券”的覆蓋企業範圍和補貼領域範圍。區科委副主任張寧說,對符合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徐匯產業導向的民營企業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創新活動支出補貼。他表示:“我們從受眾方還有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機構我們做了調研,很多人反映這個政策受眾面太窄。第7條裡有一個擴大創新服務券覆蓋的區域和補貼範圍,我們很多政策希望常年常態化受理,希望不管是大企業小企業國企還是民企,都是公平的。”

除此,徐匯將對牽頭組建產業創新聯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民營企業給予最高可達500萬元的政策補貼。對納入市級“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眾創空間培育和引導項目的科技企業運營機構,徐匯將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產業發展獎勵。

“融資難”是民營企業面臨的老問題。上海國際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30多年的老牌進出口貿易企業。公司財務經理杜鵑說,近年來在招投標過程中公司墊資壓力逐年加大,再加上匯率波動,企業在國際市場以美元結算倍感壓力。他說:“墊資一臺設備就是幾十萬美金,是不是能和金融界溝通,像政府招投標項目,只要中標了我這個項目就能做融資了?”

眼前的這份全新20條政策讓杜鵑看到了希望。徐彙區發改委副主任張耀說,徐匯將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舉措在徐匯複製推廣,建立金融機構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對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等都將緩解企業融資難題。他表示:“搭建企業跟金融機構溝通的平臺,設立漕河涇開發區有一個貸款平臺。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我們提供財政,拿出了一億元政策性融資擔保風險資金,10億元的貸款額度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20億元的貸款額度提供貼息。我覺得這個是可以馬上立竿見影地能用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