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運的CEO,買下虧損300多萬的公司,如今背靠蘋果華為身家百億

最幸運的CEO,買下虧損300多萬的公司,如今背靠蘋果華為身家百億

上世紀末是一個互聯網、科技創業熱潮,我們知道的很多企業家,比如馬雲、劉強東、潘石屹等都是在那個時期創業的。不過創業除了時機,資金、人脈和市場的評估等都關係著創業的成功與否,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靠自己的力量創業成功。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這個人,最開始並沒有想要創業,只是被聘請到一家公司做總經理,但是創始人卻因為公司連年虧損中途跑路,他無奈低價把公司購入,成為公司CEO。6年後他把公司做上市,10年後市值達300億,他成為百億富翁,堪稱最幸運的CEO。

最幸運的CEO,買下虧損300多萬的公司,如今背靠蘋果華為身家百億

2001年,香港訊啟和深圳智雄電子兩家合作,821萬元創辦一家專門做光纖通訊精密薄膜元器件的科技公司。說的通俗點就是做應用在光纖通訊上面的薄膜濾光片,屬於光學技術範疇。關鍵的核心技術就是濾光片上的鍍膜技術,但是當時國內還沒有成熟的技術,因此,公司聘請了曾就任於柯達的一個技術經理,蔡榮軍領隊研發。

蔡榮軍因為有柯達多年的技術背景,進入公司後就提出將薄膜元件的研發方向從光纖應用方向轉向了消費性的,比如手機、電腦、汽車等數碼成像領域。蔡榮軍的想法得到了原始股東的認可,並承諾給予蔡榮軍年底分紅,隨後蔡榮軍的兄弟蔡高校也加入公司。然而,3年過去了,雖然研發出了紅外截止濾光片(IRCF),但是良品率低,市場更新快,並且碰上互聯網2002年的泡沫,因此最終是年年虧損,到2004年,公司累計虧損300多萬,創始人看不到希望,不願繼續投入,而蔡榮軍不想放棄。2004年9月,經過商議,扣除虧損的和設備折舊費約382萬,蔡榮軍和蔡高校以約439萬的價格接手這家公司,這其中200多萬都是借的,而這家公司就是歐菲光。

最幸運的CEO,買下虧損300多萬的公司,如今背靠蘋果華為身家百億

終於,又過了2年,經過大量的實驗,歐菲光終於上了一條年產4800萬套IRCF生產線,打開了市場。為了繼續擴大規模和良性研發,歐菲光在2006年進行了第一輪融資,融到了近3000萬的資金,歐菲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2007年終於扭虧為盈。到2009年,歐菲光上市時,歐菲光已經能佔據世界IRCF26.93%的市場,緊跟其後的是水晶光電佔據20.69%。但是此時歐菲光還只是年入2億左右的小公司。

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 ,智能手機進入一個爆發期。蔡榮軍又一次傾盡所有,收購了一家國外的觸摸屏公司,經過4年的研發,在國內領先實現了量產電容式觸摸屏,不到3年,就從國內的觸摸屏老大發展弄成了全球最大的觸摸屏生產公司,到2017年單單這塊領域就帶來112.89億的營收,遠遠超過老本行IRCF。

最幸運的CEO,買下虧損300多萬的公司,如今背靠蘋果華為身家百億

不只是觸摸屏,歐菲光還佈局了攝像模塊,手機指紋,跟觸摸屏一樣,已經進入華為、小米等供應鏈。2017年,攝像模塊營收達166.32億,指紋52.96億,同年,歐菲光通過參股宸鴻光電,進入蘋果供應鏈。而庫克的習慣則是參觀每一個供應商,2017年年底,庫克參觀歐菲光生產iPhone8和iPhoneX生產線,曾稱讚歐菲光技術“精巧”。

2017年,歐菲光總營收達280億,市值達300億。根據2018年的財富百富榜顯示,蔡榮軍和蔡高校身家分別達100億和55億,從普通的總經理成長到市值300億的CEO,蔡榮軍稱得上是最幸運的CEO。但是有人說,蔡榮軍是“撿了便宜”,筆者請問還有人記得我前面提到的水晶光電嗎?它因為沒有蔡榮軍,市值還不達10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