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股東擬溢價三成要約收購9.5%股份 漢商集團實控人或發生變更

停牌一天後,漢商集團(600774,SH)在11月27日晚間披露了閻志的要約收購計劃書。公告顯示,閻志擬要約收購2156萬股股份,佔漢商集團總股本的9.5%;要約收購價格為15.79元/股,較11月26日收盤價溢價31.15%。

就此次要約收購,漢商集團公告稱,本次權益變動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公司股票將於2018年11月28日復牌。

可能接近但不會觸及退市紅線

自從2012年9月份首次舉牌至今,閻志入股漢商集團已經長達6年多。在此次進行部分要約收購以前,閻志及其一致行動人卓爾控股持有漢商集團30%的股份。

根據11月27日晚間公告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此次要約收購價格為15.79元/股,相比漢商集團11月26日收盤價(12.04元/股)溢價31.15%。以此次擬要約收購股份2156萬股計算,本次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為3.40億元。收購人已將不低於本次收購資金總額20%的履約保證金7000萬元存入相關賬戶。

股本結構方面,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根據今年10月31日的《漢商集團大股東情況表》,漢商集團非社會公眾股合計1.4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5.06%。也就是說,若閻志此次要約收購按計劃實施完畢,按照2156萬股,即9.5%的要約收購上限計算,漢商集團剩餘社會公眾股的佔比將降至25.44%,接近但未觸及25%的退市紅線。

本次要約收購期限為2018年11月30日至2019年1月2日,生效條件為在要約期屆滿前最後一個交易日15:00時,預受要約的漢商集團股票申報數量不低於1724.80萬股(佔漢商集團股份總數的7.60%)。若要約期屆滿時,預受要約的股份數量未達到上述數量,則本次要約收購不生效。

或引發控制權及實控人變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漢商集團已出現第二次股東發起要約收購的情形。今年1月份,漢商集團控股股東武漢市漢陽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漢陽國資)完成對公司5.01%股權的要約收購,隨之持有漢商集團35.01%的股權。

若此次要約收購順利完成,閻志方面的持股比例將超過漢陽國資的持股比例。就此,漢商集團公告稱,本次權益變動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那麼,閻志為何對漢商集團如此青睞?要約收購報告書指出,收購人看好上市公司發展潛力,擬通過本次要約收購增加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屆時,收購人將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和業務經驗,幫助上市公司提升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閻志及卓爾控股旗下尚無A股上市公司平臺。

要約收購報告書還提到,收購人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作出重大調整的計劃。但未來12個月內,將按照有關規定提名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候選人,由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並由董事會決定聘任相關高級管理人員。

針對此次閻志的要約收購,截至發稿漢陽國資方面尚無公開表態。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