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太缺錢了!剛需怎麼辦?

北上廣深樓市齊跌,房企太缺錢了!拿好你手中的現金

房企太缺錢了! 剛需怎麼辦?

摘要:維持現狀,逐步調整,或許就是最好的情況

房企太缺錢了!剛需怎麼辦?

撰文|蜜姐

臨近年末,冬天的感覺強烈。

北方的霧霾天接二連三,還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微信群裡開始了又一輪空氣淨化器購買和口罩推薦行動。

冬天以來,房企的日子也不好過,有些房企連首付貸都用上了,足矣見其資金鍊緊張。

樓市的悲慘現狀蜜姐就不再贅述了,在往期的許多文章裡都有提及。比如打折、分期、買房送寶馬卡宴、中介或者樓盤代理商,路邊擺攤拉客……

數據顯示,10月份一線城市房價環比平均下跌1.857%,跌幅比上月進一步擴大1.3個百分點。廣州、北京、深圳、上海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均環比下跌。

天有不測不風雲,哪怕幾個月前,媒體上充斥的還是深夜排隊、搖號黑幕、茶水費……

但週期就是這麼微妙而迅速,一下子就逆轉。然後,就變成了賣房子的一早就去路邊拉客,等待早上匆忙趕路上班的你。

房企太缺錢了!剛需怎麼辦?

開發商的日子不好過啊!銷售這麼難看,但該還的債還是逃不過。

有權威機構統計,房企第一次償債小高峰集中在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償還規模約3800億;

第二次大高峰集中在2020年5月到2021年10月,償債規模約8600億元。

如今,第一個償債高峰期已經到來。

2018年還剩最後一個多月, Wind數據顯示,房地產企業未來40天左右的時間裡,共有81只債券即將到期,總共需要償還金額為526.73億元。

此外,境外債方面,截至年底,房企海外債券到期規模近90億元。

自己當初加的槓桿,現在再加槓桿也得還!

但現在的融資成本已經今非昔比。

銀行貸款當然是房企最期待、成本最低的融資方式之一。但這一通道正受到擠壓或者放緩。

所以不得不逼著房企們另謀出路,海外發債、票據、配股融資……這些融資渠道的成本相對就要高很多。

如恆大,近期融資利率翻倍,3筆票據利率分別在11%-13.75%之間。這創下了今年以來,港交所、新交所利率最高的新發行債券(票據)記錄。

其他的民營房企巨頭也好不到哪去,融資成本都在不停走高,有的增幅很大。甚至連以低成本融資著稱的龍湖今年的發債利率也高了一丟丟,可見融資成本上漲並不是個別現象。

也難怪最近頻頻有報道說,房企進入密集發債期。某地產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全國多家房地產公司密集獲准發行大額融資(包括交易所債券、銀行間市場),合計已經超過500億元。

房企太缺錢了!剛需怎麼辦?

前有調控圍剿,後有債主催債外加借錢成本飆升,開發商難啊!

強大如萬科,可以一邊喊著活下去一邊乘人之危吞下一個又一個資產包,為自己以後的發展鋪路,其下半年的發債也是"微操"不斷,融資節奏頗感緊張。

可見調控確實給力了,開發商只能加緊出貨。因為房子在自己手裡每多一天,成本就會源源不斷地幾何級提高。

現在的房企真的太缺錢了!

另一方面,這對剛需以及其他改善型需求的購房者來說又不失為一件好事。

賣方資金緊張急需回款,作為買方的我們就有了更多議價的空間。加上如今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也有微微回調的趨勢,對於剛需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畢竟房價不會跌很多,房貸利率也是。退一萬步,房貸利率如果真的跌了很多,市場預期又將改變,那房價恐怕就不是現在的情況了。

某種意義來講,房子已經成為管理者調節社會財富的重要工具,他們需要通過房子抽調出一部分資金來盤活經濟,所以不會允許房價一瀉千里。

房企太缺錢了!剛需怎麼辦?

維持現狀,逐步調整,或許就是最好的情況。我們普通人身在其中,不買房似乎不可能,因為我們買的不是房子,還有附加於上的更多的權利。

現在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上車時機,另外中金在2019展望報告中判斷,明年最早一季度最遲年中,地產政策將會介入調整。

在這之後,越來越多分析師開始紛紛發聲,認為明年3-4月份很可能迎來一次結構性調整。

到底是真是假?不急著上車的蜜友們不妨等等看。畢竟要這幾個月裡要房價再怎麼漲也是不太現實的。

不管啥時候上車,千萬記得遠離高槓杆,看看一向只玩大的恆大都已經在去槓桿了,就知道今時不同往日。

現金流才是王道,在情況不甚樂觀的時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或許都是如此。

歡迎關注"閨蜜財經":閨蜜看財經,發現財富守護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