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望龍門:到底是“望龍門”還是望“龍門”

重慶渝中區有一處地名叫望龍門,好多人都以為這裡之所以叫這樣的一個地名是因為這裡以前有一座城門叫望龍門。

重慶望龍門:到底是“望龍門”還是望“龍門”

重慶的城門自古就有“九開八閉”十七門之說。九座開放的城門和八座關閉的城門裡面並沒有望龍門。

重慶望龍門:到底是“望龍門”還是望“龍門”

那麼,望龍門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這還要從一個傳說說起。相傳,在重慶渝中區下半城的東水門和太平門之間的長江邊上,原來有一條深溝,每當夏季來臨時,洪水猛漲,兩岸的人家就要被水淹。一天,游來一條龍,他見這裡景色不錯,就在溝裡安家了。從此,這裡再也不發洪水了。每年的八月十五,臥在溝底的龍想家了,便面向東方,抬頭仰望天空。對面長江邊上兩塊大石倒映在水中,很像一座“龍門”。那龍望見了龍門就好像望見了自己的家。於是,人們就把長江北面的地方叫做“望龍門”,而把對面叫做“龍門浩”。

重慶望龍門:到底是“望龍門”還是望“龍門”

所以說,望龍門是望“龍門”而不是“望龍門”

也有一種說法,望龍門的來歷與龍門浩有關。重慶人所說的浩,卻是指江邊被磧石隔開的水域。如果說沱是江灣,往往寬闊;那麼浩就是一條長長的往往又不寬的水域。龍門浩在南岸長江裡,一條數公里長的磧石從瓦廠灣延伸到野貓溪,中間不知何故又被攔腰截斷,形成一個浩口。浩裡水勢平緩,波浪不驚。當塗山上升起明月,倒映在浩中,於是便形成龍門浩月的美景,成為古代巴渝八大美景之一。龍門浩正對重慶古城的太安門,太安門本是閉門,上個世紀20年代為打通到南岸的交通,才被拆除。由於太安門正對著龍門浩,人們便叫其為望龍門。

重慶望龍門:到底是“望龍門”還是望“龍門”

總之,不論是哪種說法,都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重慶並沒有望龍門這樣一座城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