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宜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已经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了

但在相机出现之前

我们只能通过历史资料的文字

来想象她曾经的模样

1876年,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

西方国家在宜昌开设各种领事馆

以及各种公司、洋行

同时外国人也将相机带进了宜昌

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影像

虽然有很多照片里的历史遗迹

由于各种战争等各种历史原因已经消失

但依然还有一些遗迹保留到了现在

循着老照片的画面找到了

那些还存留着的遗迹与画面


天然塔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1909年的天然塔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天然塔

据1999年版的《宜昌市志·文化·文物》载:“天然塔位于宜昌城东南长江北岸,相传为晋代郭璞侨居夷陵时所建,明废。”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东湖县(今宜昌市)多名士绅捐款重修天然塔,之后一直保留至今。可以说,天然塔作为宜昌的地标建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东山公园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东山公园石牌坊,具体拍摄年份不详,已经消失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东山公园后来修建的烈士陵园牌坊

东山公园的前身是唐朝的东山寺,南宋欧阳修在宜昌任知县时曾陪同好友丁元珍游览东山寺,写下《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留下了“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的诗词佳句。后代南宋诗人陆游、明代夷陵名人雷思霈、清代严思浚等文化名人也曾慕名游览东山寺。明朝工部尚书刘一儒为了方便人们游览东山寺,修建了东山草堂。近代詹天佑在宜昌主持修建“川汉铁路”时,在东山草堂设立接待办事处,抗日战争“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灵柩在东山草堂停留三日,数十万宜昌军民聚集于此吊唁英雄。后来东山寺与东山草堂被日军炸毁,70年代在旧址上修建了烈士陵园,后来扩建成了现在的东山公园。


镇江阁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曾经的镇江阁——“杨泗庙”,拍摄年代不详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镇江阁

宜昌三江地段过去水患严重,给百姓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公元1700年(清朝康熙三十八年),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杨泗庙,意在镇住洪水灾害,上世纪90年代历经火灾的庙宇破败不堪,宜昌市政府重建楼阁,并将葛洲坝治水历史载入阁内,正名镇江阁。被誉为 "天下第四楼"。关于镇江阁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趣闻:镇江阁三字是重建时辑于我国书法名家字帖,阴差阳错的是镇字三横少了一横,看似不可能出现的低级错误却有它内在的必然性,两横之镇江冥冥之中暗合了葛洲坝、三峡大坝镇锁长江之事,真是名副其实。


儿童公园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西陵公园怡心亭与九曲桥,拍摄年代不详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儿童公园湖心亭与石桥

儿童公园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西陵公园,1986年更名为儿童公园,地处宜昌城区中心,由主体公园、欧阳修公园、珍珠路绿化区组成,总面积13.33万㎡,素有“城市之肺”的美誉,是宜昌市民最常去的游乐公园。

解放路电影院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1959年的解放路电影院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解放路电影院已经变成了餐厅

解放路电影院是宜昌最老的老字号电影院了,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多次改造升级,过去能去解放电影院看一次电影是一件非常让人自豪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解放电影院逐渐被有着更先进设备和更全面的服务设施的商业影院所替代,最终退出了历史的长河。


解放路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曾经的解放路——通惠路,拍摄年代不详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解放路两侧已经是高楼林立


自1876年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贸逐渐繁荣。民国初年,宜昌作为商埠重点开发建设,修建了通惠路(今解放路)等20条道路,形成商业区。并成为川鄂间最重要的水运枢纽和过载码头,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和环城南路直通通惠路(今解放路),北门与东门、大南门一带成为宜昌最繁华的区域,宜昌的商脉诞生。其中通惠路是重中之重,也最为繁华。宜昌商业繁华由此开启。解放路商圈是宜昌最老牌的商圈,也是最传统的一条商业街,同时也是宜昌城市发展的起源地,它的辉煌与见证了宜昌商业的百年历史。在2004年,宜昌启动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宜昌商业步行街,2009年,解放路再次美丽的转身,崭新的步行街出现在市民的视野里,地摊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时尚的店铺,闲暇时光,解放路又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最佳天堂。

胜利一路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解放后的胜利一路,拍摄年代不详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胜利一路边上就是繁华的万达商圈

胜利一路直达江边繁忙的三码头,胜利一路两边曾经是宜昌人口非常密集的商住区,每天都有来来往往于三码头的人员与货物,特别繁忙。而如今的胜利一路北指宜昌市最大的医院——中心医院,南抵繁忙的三峡旅游客运中心,东侧是繁华的万达金街,右侧是热闹的老居民区和老排档区,依然还是一条特别繁忙的街道。


宜昌日报社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庆祝国庆游行的车队从宜昌报社门前经过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宜昌日报社旧址

宜昌日报,是中共宜昌市委主办的综合性日报。1949年8月9日正式创刊,1988年,《宜昌报》恢复为《宜昌日报》,现在已经改为《三峡日报》,新的报社大楼就位于宜昌日报社旧址的西侧。


二马路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1931-1933年的二马路街景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二马路街景,路边还有一些老建筑的影子

二马路与通惠路(现解放路)大致修建于1914年。1946年曾改称民权路,短期使用后恢复原名。1967年更名工农二路。1973年再次恢复原名。这里的建筑要比通惠路(现解放路)整齐得多。二马路两侧的楼房大都在民国十年后建成,其样式规模在当时的宜昌城区算得上是首屈一指。1940年宜昌沦陷后,二马路周边大量建筑物被日军摧毁,但有部分老建筑依然遗留了下来。


英国驻宜昌领事馆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英国驻宜领事馆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英国驻宜领事馆遗址,已被改为酒店

1892年,英国在宜昌开设领事馆,用来处理英国政府在宜昌的各项事务,领事馆大楼几经易主,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家酒店,但整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位置在红星路42号的一个院子内。


德国驻宜领事馆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德国驻宜领事馆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的德国驻宜领事馆旧址,图片左侧的树枝是一颗有300多年历史的大樟树

1919年,德国在宜昌开设领事馆,用以处理德国政府在宜昌的各项事务,如今的德国领事馆旧址位于云集路21号,桃花岭饭店5号楼,主体建筑已经经过改造,但总体是依然保留了原样,保存的非常完好。


磨基山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1917-1919年左右江边远看磨基山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在江边远看磨基山


宜昌全景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约100年前在磨基山远眺宜昌全景


岁月如歌,新老照片大对比,看宜昌百年大变迁

如今在磨基山上远眺宜昌全景


从百年之前的一座滨江小城

经过开埠的商业发展

战争炮火的残酷洗礼

如今的宜昌已经是一座繁华美丽的现代化城市

历史的沧桑变迁没有让宜昌沉沦

反而让宜昌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遗韵

高速发展中的宜昌

未来定将越来越强、越来越美

而我们作为一个宜昌人也会越来越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