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架”

分層教學: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架”

反觀我們當前的教學現實,確實存在不少違背學生最近發展區和忽視最佳發展期的無效教學,對學生的“發展性”重視不夠,要麼過度,要麼不足。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分學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為何要開展分層教學?如何開展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為何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確立相應的教學層次,以適應學生最近發展區和最佳發展期的教學。之所以要開展分層教學,是因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差距。

首先,在發展水平上,呈現出順序性和階段性特徵。學生的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特徵,包括嬰兒期、幼兒期、少年期、青年期等不同的時期,其中嬰兒期和青春發育期是兩個飛速發展的時期。不同的個體存在著發展的不平衡和差距,有的學生生理的成熟早於心理的成熟,有的則相反。學習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兒童期更傾向於場依賴型和觸覺型的學習,當愈接近成人階段,便會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場獨立型和視覺型特質。

其次,在發展速度上,呈現出不勻速發展特點。根據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即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學習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跳一跳,摘桃子。最近發展區存在個體差異和情境差異,因此,學生的發展水平是不斷變動的“區域”,教學應當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進行。同時,學生的發展還存在關鍵期,即“最佳發展期”,指人的某些功能在特定時期裡較易發展,比如1至3歲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錯過了就難以發展甚至無法發展。關鍵期也是因人而異的。

反觀我們當前的教學現實,確實存在不少違背學生最近發展區和忽視最佳發展期的無效教學,對學生的“發展性”重視不夠,要麼過度,要麼不足。過度主要表現在重複機械訓練、過度補習、過度拔高等現象,唯恐“輸在起跑線上”。不足主要是指對一些特殊需要的學生,比如超常兒童、弱智兒童和處境不利兒童的成長需求關注不夠,缺乏有針對性的教學。

分層教學: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架”

分層教學何為

分層教學策略一般可以分為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課程分層、作業分層和評價分層等幾個方面。

學生分層。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班教學,或者在一個班級內開展分組教學。但要避免把班級學生標籤化、意識形態化的傾向,避免歧視或偏見。根據學生的進步狀況,允許其在不同層次的班級間流動。

目標分層。是指根據課程大綱的要求,以及班級中各層次學生可能性水平,制定與各層次“最近發展區”相吻合的分層教學目標。根據布魯姆等人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學生的認知過程或思維方式可以分為6個層級,即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它們是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發展的。低層目標即從識記入手,理解教材最基本內容,達到大綱的基本要求;中層目標即能夠將所傳授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高層目標即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課程分層。就是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將其分為A、B、C或低、中、高3個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水平和未來職業定向等因素選擇不同的課程層級。同時,改變傳統上固定行政班的教學制度,形成流動的“走班制”。相對於把學生分到固定的不同層次的班級而言,這種課程分層更值得肯定。

作業分層。針對學生的差異,作業設計可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型作業;第二層是面向大多數學生的拓展型作業;第三層是面向少數學有餘力學生的提高型作業。同時,可以改變佈置作業的方式,變“佈置”作業為“推薦”作業,變教師給予為學生自編,實行彈性作業制度、學生互幫制度等。

評價分層。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目標,分層評價其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評價分層的關鍵不在於追求結果,而在於關注過程性與發展性。要變橫向評價為縱向評價,鼓勵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較,而不是在學生之間進行比較,肯定自己的每一點進步。要變競爭性評價為激勵性評價,學會欣賞,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評價分層的前提是評價多元,確立不同層次的多元評價標準。不僅要關注優等生和中等生,更要關注後進生,既要評估平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還要評估不及格率和後30%學生的平均分,開展分層評估。

分層教學: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架”

分層教學是把雙刃劍

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分層教學,其宗旨都是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特性和風格,明白自己的強項和不足,把握自己的發展水平和程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架”,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分層教學是一把雙刃劍。在過於強調差異和縮小差距的時候,有可能標籤化、模式化,也有可能忽視共性和差距本身的積極意義。實際上,當我們在強調分層教學的時候,要儘量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分層教學的真正要義是如何在規範與靈活、統一與多樣、主體與主導、全納與特殊等多對矛盾之間找到適合的平衡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