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無聊、寂寞、孤獨是三種不同的心境。

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

庸人無聊,天才孤獨,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

——周國平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無聊、寂寞、孤獨


以內心純淨的孤獨,沖淡平庸的世俗

世間的花草樹木,萬物生靈,憑著自身的生長,各具形態。

花紅總會惹人矚目些,但也有人喜歡清雅麗質的東西,這大概就是世人內心中最真實的寫照吧。

這些事物冥冥之中也有著共通之處,那股稀稀落落的特質,應該就是孤獨的感覺吧。

周敦頤的荷花、蘇東坡的竹子、林逋的梅......他們猶如在世俗中的一股清流,洗滌著人們平庸的心靈。

拋棄心中繁雜的念想,不屑眼下塵俗的誘惑,纖纖細草,總有情緒,點滴都將為你綻放。

以內心純淨的孤獨,沖淡平庸的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殘荷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殘荷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露珠


孤獨?

也許很多人把孤獨和寂寞等同看待,但是美學家蔣勳卻不以為然。他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之所以會感到寂寞,大概是因為靈魂的乾涸吧,年少時的清澈已不見蹤影。在他們眼裡,世間萬物不再獨特,變得再平凡不過了。

內心有靈性的人,即使孤獨,但也是一個人的清歡。落花有情,流水有意。萬物皆有靈,面目自然區別於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孤獨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孤獨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孤獨

分享一首極具禪意的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當內心真正的平靜下來,會發現身邊皆是風雅之物。春翠,夏幽,秋黃,冬涼,經過幾個四季,依然有不同的風景。

雖然孤獨,但不孤寂。

人們經常會隨著清雅異常,以孤獨,代替庸俗。這是一種東方的思維模式,更是一種接近於禪思想。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孤獨的蘭花 懂得獨處的幽靜

蘭花生於幽谷,是文人雅客的一種寄託。人們追逐如蘭花一樣的生命,生於僻靜的幽谷釋放芳香。

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中,以春風為天,以秋雨為地,獨立生長著。幽靜的山間,葉子更加清脆,潺潺的流水之畔,傳遞這自身的香氣。

蘭花,山中真正孤獨的君子,也是幽谷中難得的情愫。讀懂蘭花獨處的幽靜,也就懂得人生的一種境界。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蘭花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蘭花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孤獨的池魚 懂得獨處的清樂

中國有句古話叫“道在池淵”。一方清池,一灣碧水,成為了一條池魚的一生所在。

一方天地,不過咫尺,古人有悲嘆池魚一生的困頓。水波不驚,靜水深遊,我們應該感嘆的是池魚的隱蔽與安逸。涓涓細水,潺潺遊動。無論世人怎樣的猜測與感嘆,對魚而言,生活之樂,大概只是遊動時帶過的一連水波。

生活中的我們大部分人隨波,又有多少人做到不逐流。一池澄澈清涼的淨水,成了洗漱平庸的道場。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池魚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池魚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池魚



孤獨的梅花,懂得獨處的聖潔

孤獨,是一種內心的充實的體現。

在古人對梅的湧頌中,梅的高潔,一枝橫斜,三兩疏影。都是文人墨客對自我的寫照。在那些關於梅花的傳世的詩文字畫中,經過無數年歲的見證,成了魂牽夢繞的絕響。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梅花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梅花


願你我皆能以梅去塵慮,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用孤獨,沖淡內心平庸的世俗

我是杜小k,每天為您分享生活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