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熊出沒” A股影響幾何

四季度以來,大宗商品行情迎來反轉,包括能源化工、黑色系在內的諸多工業品期貨價格均創出階段新低。哪些因素使得諸多工業品承壓?工業品走低對A股投資方面有何借鑑意義?對於2019年大宗商品走勢有何預期?本欄目特邀請混沌天成研究院院長葉燕武、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就此展開討論

工業品期價頻創新低

中國證券報:四季度,包括能源化工、黑色系在內的諸多工業品期貨價格均創階段新低,驅動因素有哪些?

葉燕武:首先,週期類商品可以作為研究宏觀經濟需求的重要微觀驗證。其次,需求決定週期類商品的價格趨勢,從總需求實際GDP增速結合微觀商品紡織服裝、家電、汽車等終端需求角度來看,9月份開始呈現明顯邊際走弱態勢;再者,供給彈性決定週期類商品溢價,如今年以來持續不斷的限產成就了鋼材高價格、鋼廠高利潤,造成產業鏈利潤過度向中上游擺動侵蝕了下游企業生存空間,9月份開始政策出現環保限產不搞“一刀切”的邊際修正,在供應不減、需求不增的情況下,各類商品庫存水平有所抬升進而對價格產生下行衝擊。

程小勇:2018年四季度,大多數工業品都創下階段性新低,從供需方面分析,主要是受四方面因素影響:其一,全球主要經濟體大多數出現經濟增速放緩情況,但美國經濟還呈現較強的韌性,對大宗商品需求降溫;其二,外部擾動事件帶來的需求萎縮;其三,供應端出現較大的預期差,2018年冬季限產不再搞“一刀切”,包括煤炭、鋼鐵和化工等限產力度可能低於去年同期,而鋼鐵行業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去產能任務;其四,由於部分工業品前期價格堅挺一度引發產出增加,部分隱性庫存已出現累積。

“商品之王”率先垂首

中國證券報:作為“商品之王”的原油,在近期工業品走勢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程小勇:原油價格持續下跌,使得前期押注伊朗制裁為主題的多頭損失慘重。實際上,原油既可以作為工業品尤其是化工品的成本傳導之源,也可以作為全球下游需求的風向標。11月以來,原油的供需基本面實際上已悄然發生變化,供應再度出現恢復性增長:一是美國頁岩油產出超預期增長。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近發佈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平均每天達1090萬桶,高於去年同期的935萬桶,創歷史最高增幅。二是10月OPEC原油產量增加至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因阿聯酋和利比亞產量急升填補了伊朗產量供應空缺。15個OPEC成員國10月原油產量合計達到3331萬桶/日,較9月上升39萬桶/日,創逾兩年來高位。三是制約美國頁岩油輸送和出口的管道建設取得突破,以Permian地區為例,到2019年將會有大量管道投入使用。

葉燕武:原油從10月初到現在跌幅達30%,油價大跌的原因在於市場由擔心制裁伊朗導致的供應缺口無法彌補迅速轉變為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且供應過剩的擔憂仍在持續升溫。近期油價大跌拖累整個化工品集體下挫。原油作為化工品源頭,油價對化工品價格走勢的影響非常顯著。特別是在油價大漲大跌期間,化工品價格將追隨油價走勢。在國內現有化工品期貨中,瀝青與原油價格走勢關聯度更高,上市以來相關性高達0.94。

A股影響幾何

中國證券報:近期,工業品價格走低對A股投資方面有何影響?

葉燕武:這個問題要從三個層面來評估:首先,油價持續走低極大降低了市場對中國經濟滯脹風險的憂慮,因為在此條件下容易出現股債雙殺結構,有利於A股整體情緒穩定,石化類下游板塊無疑受益;其次,黑色、有色等週期商品價格下跌更多反映出一般製造業、汽車、地產、基建等傳統經濟需求的弱化,即所對應行業景氣度的下降,週期股缺乏配置價值;再者,研究發現,本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造就“供給減量、需求穩定”的經濟特徵,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與PPI走勢高度相關,因此PPI進一步趨弱對工業企業盈利的估值壓力不容忽視。

程小勇:工業品價格走低對原本走勢低迷的A股將產出衝擊。從A股走勢來看,上半年下跌主要是受外部擾動事件影響和去槓桿帶來的信用收縮,再加上股權質押問題帶來的平倉風險擔憂;下半年下跌主要是源於對全球經濟前景擔憂、上市公司利潤回落和去槓桿變為穩槓桿下的經濟結構改善中斷的擔憂。7月份以來,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變得積極,但為何A股下跌呢?主要原因並非缺乏流動性,而是市場擔憂去槓桿中斷後,包括企業、居民和政府後市資產負債表修復中斷的擔憂,經濟短期可能受支撐但長期隱患增加。

回顧歷史,尤其是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資產表現,A股大盤會下跌,但黃金板塊可能會表現較好,因黃金期貨也表現較好,因此建議配置黃金資產,包括股市黃金板塊或者黃金ETF。

中國證券報:對於2019年大宗商品走勢有何預期?

葉燕武:把大宗商品分成三個維度來研究判斷:其一,從商品本身的供需平衡表來看,目前週期類商品供需矛盾存在邊際弱化趨勢,農產品包括豆類、油脂等全球平衡表依然維持寬鬆,不具備大幅上漲動力;其二,從經濟總需求角度,目前海外除美國外歐洲、新興經濟體等呈現經濟下行壓力,國內四季度開始已明確將穩增長與去槓桿的平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現實的路徑,比如基建補短板等;其三,通脹預期的流動性溢價,機構投資者往往會在通脹預期強化的背景下積極配置商品,如前所述原油和農產品等通脹類商品缺乏上行動能,因此流動性溢價面臨消退的風險。綜合來看,今年四季度大概率是大宗商品三年上行週期轉勢的時間窗口,未來包括通脹類商品和週期類商品均面臨易跌難漲的下行壓力。

程小勇:2019年大宗商品整體上會有一個系統性下跌過程,其中黃金可能逆勢走強,白銀表現弱於黃金,因其工業需求疲軟。其他工業品會集中下跌,而農產品表現可能分化,豆類產品需要關注外部擾動事件,油脂會集體走低,因原油漲幅可能不及2018年,有色金屬、黑色系列產品會集體下跌,有色受制於國內外需求,黑色則受制於需求走弱和去產能任務逐步完成下的產出穩定性上升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