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教程 戶外風光攝影技巧

每到冬季,無論是驢行還是旅行,大家多選要來東北看冰玩雪,自然就會離不開冬季攝影了。

冬季攝影一般分為冰燈,雪雕,雪地,風景和人物等主體攝影。冬季來過東北的戶外人,都會存在戶外攝影的經歷,無論是用單反、卡片機、手機,都會留下戶外活動的倩影,因此可以說,大家對攝影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大家經常去拍攝或被拍攝,不熟悉的是如何去學習一些攝影理論知識,利用攝影的一些技巧,來使自己的作品百看不厭。

攝影教程 戶外風光攝影技巧

冬季的照片天生就是冷色調的。白雪會反射天空的光線,在清晨或傍晚會呈現出紫色。在這幅雪景作品中,攝影師一直等到最後一縷陽光觸及樹梢時才按下快門,溫暖的落日餘輝與冷紫色的雪景之間的對比令這張照片非常出彩。

我們知道,無論是戶外運動攝影還是旅遊攝影大多以風光和人物攝影為主,而冰雪攝影在風光攝影裡算是難度較高的。

為什麼這麼說?

通過多年的學習和冬季攝影實踐經驗,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1 硬件的保護

器材低溫是冬季攝影遇到的主要問題,所以我們要提前瞭解,做好保護。主要的是攝影者本人以及對照相機、電池的影響。

因為冬季攝影,尤其是在東北寒冷的地域,把控好硬件的正常使用,是冬季攝影順利進行的前提。

(1)

保護伺服系統

數碼相機屬於精密儀器,在長時間低溫狀態很可能會造成相機的永久損壞。在東北,冬季氣溫相對很低,尤其是在室外冰雪的環境下,無論是單反、卡片機或者是手機,長時間暴露在嚴寒中,其相機的機械、電子伺服系統,往往會因為環境溫度過低而不能正常的運行,常見的是出現曝光速度過慢,導致拍攝失控。可以考慮給機身套上保暖外套來抵禦寒冷。

攝影教程 戶外風光攝影技巧

(2)保護電池

如果相機電池在低溫時間過長,電力耗盡會很快,導致無法拍攝。目前驢友使用的大多數相機為自動相機,所以冬季去戶外,要儘量選擇鋰電池相機,因為鋰電池要比普通電池抗寒性強很多。一旦電池丟電很多,將其換下來放入體內保暖處恢復一段時間,可以繼續使用。

(3)防止凝霜

當你在室外拍攝時間較長,機身溫度將會很低,一旦進入溫暖房間,機身或者鏡頭都會立刻形成霧水,嚴重了相機將會出現伺服保護而不能進行任何操作,因此,冷暖環境交替時,不要打開鏡頭蓋,以免出現凝露,進屋前相機最好放入包內,也可放入塑料袋內密封后,再帶入室內。

(4)個人保護

冬季在寒冷的地區搞攝影創作,不比我們在戶外做徒步、穿越等登山活動,因為攝影靜止的時候比較多,首先要注意自身的保暖。攝影者的衣著要視寒冷的程度而定,一般宜穿鴨絨服,電熱襪和一件厚毛衣,護臉、耳蓋、保暖手套等,因為鼻尖、耳朵,手指等暴露部位最易凍傷,厚襪子和鞋也是很重要的保暖物品。

2 攝影技巧

(1)

光源

攝影離不開光源,是攝影中最重要的元素,無論是室外光還是室內光,合理的運用會使你的片子創作出神奇,所以首先要了解光的運用。

以鐘表盤為參考,光可分為幾種類型,前(順)光、背(逆)光、側光、前側光、背側光等。陽光位置在時鐘面5字至7字處都屬於前光。在3字4字或8字9字處都屬於側光。由10字至2字則屬於背光了。前光和側光之間的就是前側光。在側光和背光之間的就是背側光。

攝影教程 戶外風光攝影技巧

戶外光線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拍攝出好照片,問題只是採用光線的手法是不是合理。所謂光角度,包括太陽位置,被攝主體位置及相身位置。戶外人像和室內人像主要是光源性質的不同,其次則是由於拍攝環境的不同,充分利用正光,測光和逆光的特色來突出主題。前向光可以表達積極活潑明朗的心情和主題,側光可以表現含蓄思索的主題,逆光表達的是深沉神秘的氣氛。

冰雪景的拍攝中,如果光線在正面或垂直照射,就拍攝不出雪的層次和質感,也會使景物失去立體感。所以如果你想表現出雪景的明暗層次和冰的透明質感,運用逆光或後側光拍攝最為適宜。

(2)光圈與速度

冬季攝影與春夏秋季有很大的不同。冬天的光線比較柔和,照度比較低,冰雪攝影難就難在曝光上,由於冰雪的反光率較高,數碼相機在測光設計上也都是參照光學相機的,即以18%的反射率為基準的,因此拍冰雪按正常測光絕對是不準確的,這種情況下在自動模式會出現不足,正常的解決方法是,冬天的曝光應比春秋季或夏季開大1~2擋光圈,或快門速度降低1~2擋。

3 參照物和背景的選擇

雪是冬季裡一道不得不拍的風景,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拍攝雪景的技巧,才能拍出層次感。這張照片是在攀登黑龍江第一高峰拍的,在雪景中用人物點綴,會使照片景深清透、層次分明,前景的運用也會讓照片有層次感。

否則拍出來的畫面不僅不迷人,而且還會令人頭暈眼花。滿眼全是雪的景色看上去白茫茫一片,這時可以加些有色彩的物體以增添雪景的亮點。

攝影教程 戶外風光攝影技巧

雪景的特點是反光強、亮度高,如果單純拍攝一片白茫茫的大地往往會使欣賞者感覺到刺眼,什麼也看不清楚,所以我們最好在拍攝時選擇比較暗的背景,這樣會使雪景與暗處的景物形成明暗反差比較強烈的對比,使整個畫面的層次感顯得比較豐富,如果你選擇的背景的亮度也比較高,那麼會使欣賞者的眼睛很難受的。拍攝前景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由於雪景的特殊性,利用掛滿冰凌或鋪著厚厚的積雪的樹枝、建築物等作為拍攝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間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現力,使得整個畫面的內涵更加豐富,不至於因為白茫茫的一片而使觀看者產生厭倦的情緒。

4 選擇濾光鏡和偏振鏡

在冬季拍攝的時候,有時候要注意配置合適的濾光鏡。除藍色濾光鏡外,其它顏色的濾光鏡都可以吸收藍、紫短波光,這樣可以減弱雪地的亮度,調節色調,如選用能夠降低亮度的中性灰濾光鏡,就可以將景物的亮度普遍降低,達到曝光所需要的亮度,使你拍出的影像更加自然,而且還能起到保護鏡頭的作用。

偏振鏡也是一種常用濾鏡,在攝影中常用來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強反光,從而消除或減輕光斑,還可用來拍攝玻璃後面的物品,或表現強反光處的物體的質感。在冰雪攝影中,偏振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雪景拍攝時加用偏振鏡可以吸收雪地反射的偏振光,降低雪地的亮度,調節影調,而偏振鏡又不影響原景物的顏色,使得整個畫面的層次感和色彩飽和度相當的出色!

UV鏡與偏振鏡都屬於濾光鏡的範疇,它們是拍攝雪景的好幫手,UV鏡可以濾掉紫外線,減少透射到膠片上的藍紫光波,使遠景清晰,提高遠景色的反差及色彩飽和度,但數碼數碼相機對於紅光及紅外光敏感而對紫光並不敏感,所以在數碼數碼相機上加用UV鏡對於雪景拍攝的濾光作用並不如意,但UV鏡的保護作用還是不錯的,在雪地裡由於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可能導致鏡頭的汙損,這時配一塊UV鏡可以很好的保護鏡頭。

5 白平衡調整

白平衡是色還原重要環節,由於數碼相機的CCD感光元件本身沒有自動適應功能,為了貼近人的視覺標準,就需要自動或手動調整相機的白平衡,以達到令人滿意的色彩,而在雪地裡,受周圍特殊環境變化的影響,往往使得數碼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功能並不能十分準確,這時候手動調整的精確程度要勝過自動調整,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採用手動功能來調整白平衡,因為只有相機的白平衡設置是準確的,色彩才能被正確還原。雖然雪景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隨著時間、周圍景物等的變化,白雪也會表現為不同的白色,所以,在拍攝不同景別的雪景時,還要注意隨時調整數碼相機的白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