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點贊河南改革開放成就。近日,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推出“出彩中原 尋找河南的‘國際範兒’”圖片系列報道第四篇,聚焦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中國豫劇起源於清代早期,興盛於清代中葉,目前豫劇遍佈全國十二個省市,有167個專業院團,1200多個民營劇團,號稱“十萬大軍”,湧現出享譽全國的“人民藝術家”常香、“豫劇皇后”陳素真、著名劇作家樊粹廷、“現代戲之父”楊蘭春(《朝陽溝》編劇、導演)、戲曲音樂家王基笑(《朝陽溝》作曲)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藝術名家。

中國豫劇演公子小姐、才子佳人的戲比較少,弘揚愛國主義,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的戲很多,如《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以及包公戲、岳家兵、楊家將和現代戲《朝陽溝》《焦裕祿》等,如佘太君107歲掛帥出征,穆桂英身懷六甲戰場殺敵等等。

據統計,河南能在舞臺上演出的198臺劇目中只有2臺是純娛樂性的。2000年之後,豫劇更是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相繼推出了新編歷史劇《程嬰救孤》《清風亭上》《蘇武牧羊》和現代戲《香魂女》《常香玉》《鍘刀下的紅梅》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豫劇的現代戲。河南豫劇院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已創作出了一大批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的現代戲,如《朝陽溝》《小二黑結婚》《李雙雙》《焦裕祿》等一大批優秀劇目,河南豫劇院三團60多年來一直堅持創演現代戲,還擁有一箇中西混合的樂隊,這是在全國首創和獨一無二的,也是全國創演現代戲的一面旗幟。

豫劇老一代藝術家有:常香玉、陳素真、馬金鳳、崔蘭田、閻立品、桑振君、唐喜成、王善樸、牛得草、李斯忠、劉忠河等。

當代藝術家有:李樹建、汪荃珍、王惠、賈文龍、李金枝、金不換、孟祥禮等。

河南豫劇在全國連續六屆榮獲中國藝術節大獎,連續七年入選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工程”,連續八屆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是全國第一。

有專家和觀眾講,豫劇過去是輸入省,現在是輸出省。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劇作家羅懷臻說:“八十年代看黃梅,九十年代看越劇,二十世紀看豫劇。”

讓豫劇走向世界

近20年來,以河南豫劇院為代表的豫劇團體,在27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展示和演繹。2013年登上了美國戲劇中心百老匯舞臺,2015年,到泰國和巴基斯坦進行文化交流演出,2016年還登上世界電影中心——好萊塢杜比大劇院,100多位奧斯卡電影明星觀看了河南豫劇院的演出,深切感受到中國戲曲的博大精深。(文 付銳)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五世請纓》劇照(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程嬰救孤》劇照(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焦裕祿》劇照(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法國觀眾與當代藝術家李樹建握手(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當代藝術家李樹建當代藝術家李樹建在法國演出時在化妝間和國際友人見面(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河南豫劇院青年團《白蛇傳》(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河南豫劇院青年團《穆桂英掛帥》(河南豫劇院 供圖)



「豫見國際」唱響河南新時代 用豫劇之美傳遞中國之聲

河南豫劇院一團《花木蘭》(河南豫劇院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