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朋友》一書中提到:

對於年輕人來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而實現自我不斷地成長,只有一條有效的路徑,那就是積累。

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點一滴地積澱。所以從方法上來說,它挺簡單的,人人都可以做到,也值得我們去追求。

反過來,其實很多的成功類書籍都是挺有誤導性的,且不論別人的成功我們是否可以複製,單從實現成功的概率上來說,它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會因人而異。

另一方面,成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或者說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點,也僅代表了過去。只有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我們的人生才是更充實和完美的。

所以,我們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剛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聰明、有優勢的同學,剛開始找到的是更好的工作,但因為不滿於現狀,期望更高等原因,頻繁地換工作,有時候甚至時完全不相關的行業和領域。因為缺乏積累而到後面很難實現事業上的成就。

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笨笨”的人,因為自身條件的欠缺,如專業能力、表達能力等,即能腳踏實地,在同一家公司、同一個行業裡兢兢業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事業也在不斷地上升。這個時候大家的差異會越來越大。

所以,有的時候積累比擇業更重要,而不是我們以前認為的選擇大於努力這樣的觀點。

職業生涯規劃,要選對行業、選對趨勢,這是大家公認的對以後的發展用處很大。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一點:能抓住這種趨勢的人多嗎?

談到趨勢這個話題,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很多時候,趨勢已經形成的時候,我們再入場時已經有點晚了,利好已經被早已準備好的人“瓜分”地差不多了,而且這個時候大家都蜂擁而至,只剩下那麼小的一塊蛋糕了,很有可能會一無所獲。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對於我們的職業發展來說,即使是傳統行業,積累要比趨勢重要得多。

積累什麼呢?

經驗和人脈。

沒有選對趨勢也沒關係,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的積累,在於我們的經驗和人脈。

前段時間海底撈上市,最牛打工妹楊麗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從最底層開始做起,現在是身價30億的首席運營官。靠的是從無到有,一點一滴地不斷積累。學習電腦操作、學習經營、學習管理......

馬雲也曾多次談到:

聰明人都離開了阿里巴巴,留下來的都成了億萬富翁。

為什麼呢?

聰明人為了更高的工資而跳槽了,留下來的都是那些與阿里巴巴一起積累,一起成長的人。他們見證了阿里巴巴的從無到有,也見證了自已的從無有到,而這一切,都靠積累。

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水滴石穿,需要兩個條件:聚焦和持續不斷。積累對於我們更大的啟示在於:

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和足夠關注。

一切收穫唯有積累。現在想著賺100萬可能不現實,困難重重,可能會覺得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但通過積累,通過持續進步,到一定時間,這也只是一個小目標而已了。

有人把它總結為:

我們常常只看到了結果,而忽視了過程的重要性。而進入了一個渴望成功、忽視積累、短線行為、最終失敗這個一個死循環中不能自拔。

其實看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清醒地認識到:通過持續進步,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是會產生爆裂式效果的。

很多人的成功並不是天下掉下來的餡餅,更不是運氣,而是一點一滴的長年積累所得。

持之以恆地持續成長比突變更現實和有效。其中還需要直面困難的勇氣,不畏挫折的堅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恆心和努力。

想在以後的人生中不陷入被動,想要不斷提升自我價值,積累的力量就在於此。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izhuo_wx,免費獲取精選的成長、知識變現、理財類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