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不打擾開始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不打擾開始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就是通過意志努力,把他的注意力保持下來,這與孩子本身的情緒狀態、需求、興趣以及過去的經驗等都有關係。所以,如果想通過某一件事情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需要在一個安靜和不被打擾的環境下來進行,而且這件事情要既富有挑戰性,又容易滿足他的自信心。細節決定成敗,父母做事情的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孩子。專注力強的父母,可以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專注力的培養,還需要父母尊重孩子,給予孩子獨立發展的空間,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書籍、玩具、遊戲、課外活動等。在這些過程中,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適時幫助他度過厭倦期和瓶頸期,將他長久專注的東西培養成他的興趣,並長期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受益匪淺。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不打擾開始

一個孩子從小擁有的習慣與品質,會影響他一輩子。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不打擾開始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專注會讓他的內心安靜下來。不僅在日常生活上父母會少操很多心,而且一個安靜的孩子會有一股強大的能量,讓父母處於穩定平和的心理狀態中。專注,能讓孩子靜下心來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他的思維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開發。美國曾做過一項關於智商與專注力對成功影響的調查,發現孩子在智商上的差別其實並不大,但是專注力強的孩子卻更容易成功。而且,孩子常常專注做一件事情,會促使他的智商越來越高;相反,注意力總是不集中的孩子大腦常常得不到有效的開發,智商也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孩子的專注力,與他的個性有一定關係,但主要還是後天培養的結果。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下結論:不愛看書,喜歡東摸西摸,坐不住就說明孩子的專注力不強。這顯然是片面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有的好靜,有的好動,有的對書感興趣,有的喜歡玩益智遊戲,有的喜歡戶外活動。對於孩子來說,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是孩子以不同方式探索這個世界的表現。一般的孩子會在2歲半左右突然“安靜”下來,可這時他真正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不過幾分鐘而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就是通過意志努力,把他的注意力保持下來,這與孩子本身的情緒狀態、需求、興趣以及過去的經驗等都有關係。所以,如果想通過某一件事情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需要在一個安靜和不被打擾的環境下來進行,而且這件事情要既富有挑戰性,又容易滿足他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是孩子感興趣或者能滿足他某種需要的。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一開始對買回來的玩具不感興趣,但過段時間再拿給他,他就喜歡得不得了。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能夠掌握這個玩具的難度,他的成長經歷醞釀出對這個玩具的某些興趣。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不打擾開始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在孩子正聚精會神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去打斷他。很多時候,孩子的專注力遭到破壞,其實是由父母的一些不好習慣造成的,比如不給孩子獨立玩耍的機會,打斷正在玩耍中的孩子,孩子沒有固定的個人時間,尤其是像看書、畫畫、玩積木等這樣的“安靜時間”。事實上,像這些生活中時常發生的小事,如果做好了,就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此外,選擇過多也會導致孩子分心,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培養。現在的大多數孩子,都處於一個選擇過多的家庭環境裡,他還沒有搞定這個玩具,又發現了另外一個玩具,於是幾乎不假思索就放棄了原來的玩具。他的積木箱裡有幾百塊積木,有幾十種顏色,這讓他眼花繚亂,不知道從哪開始好。家長們不妨試一試,當只剩下幾塊積木時,孩子的世界會一下子簡單很多。用這少數的幾塊積木,他可以發現更多的玩法,能夠保持持久的興趣,專注力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不打擾開始

細節決定成敗,父母做事情的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孩子。專注力強的父母,可以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專注力的培養,還需要父母尊重孩子,給予孩子獨立發展的空間,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書籍、玩具、遊戲、課外活動等。在這些過程中,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適時幫助他度過厭倦期和瓶頸期,將他長久專注的東西培養成他的興趣,並長期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