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男人特色的癌,預防必檢項目,你應該知道!

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在我國,這些年也頗有“直追歐美”的趨勢。

這主要是因為近20年來,人們生活改善,愛上了高脂飲食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原因造成的。只要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5%左右。

最具男人特色的癌

前列腺癌

由於前列腺癌相較其他癌症發展相對緩慢,且前列腺癌的篩查假陽性率太高,其檢查結果不僅容易讓篩查陷入「過度診斷」的風險,也讓患者揹負心理負擔。所以目前醫學上對前列腺是否要納入癌症篩查,尚存在爭議。

50 歲以上的男性,在充分告知前列腺癌檢查的優劣後,由患者決定是否接受檢查。如若其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的病史,則應將歲數提前到45歲。千萬不要認為進行體檢是中老年人的事。


最具男人特色的癌,預防必檢項目,你應該知道!

20 歲以上的成年人需要做每年 1 次的常規體檢,常規體檢裡面包含跟癌症相關的體檢項目,如甲狀腺、口腔、淋巴結、腹部的體格檢查,具體來說,就是醫生用眼睛看、用手觸摸,來判斷有沒有異常(如甲狀腺上的硬塊、腹部的腫塊佔位)。

什麼人容易患前列腺癌?

年齡

年齡是前列腺癌的重要的危險因素,在<45歲的男性中少見,但隨年齡的增加,其發病率急劇增加。

遺傳因素

研究發現若直系親屬(父母或兄弟)中有一人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有前列腺癌的危險性增加一倍。若兩或三個直系親屬患有前列腺癌,其患有前列腺癌的風險性將增加5-11倍。

飲食因素

研究發現,經常食用含有高動物脂肪食物的男性是前列腺癌的易發人群,原因在於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而平時飲食中富含蔬菜和水果及習慣飲綠茶的人群患病率較低。

其他外源性危險因素

維生素E、硒、木脂素類、異黃酮的低攝入。陽光的暴露與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呈負相關。

由此可見,超過45歲的男性朋友要提高前列腺癌預防的意識,主動進行前列腺癌篩查。

最具男人特色的癌,預防必檢項目,你應該知道!

預防癌症體檢項目

常規項目

  1. 三大常規:常規體檢、常規實驗室檢查、常規影像學檢查;
  2. 大便潛血(需禁食潛血飲食);
  3. 肛門指診(DRE):可發現75%的低位直腸癌、前列腺病變;
  4. 脫落細胞學檢查:痰細胞學;
  5. 胸部正、側位平片、腹部平片;
  6. 腹部、盆腔B超以及部分腔內超聲等。

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腫瘤診斷重要手段,可用於空腔臟器和體腔檢查,可發現粘膜的癌前病變、原位癌。內鏡檢查可發現X線、CT不能發現的腫瘤,可活檢。

影像診斷

  1. 消化道造影、尿路造影
  2. 低劑量CT
  3. 核磁共振顯像(MRI)
  4. 動脈造影
  5. 正電子核素顯像—PET等。其中,PET/CT既可對病灶準確定性,又可準確定位。其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率比CT、核磁共振更高,能夠發現微小的隱匿病灶,可進行良惡性鑑別和惡性程度估計,並鑑別腫瘤治療後是斑痕形成還是復發灶。

腫瘤標誌物檢測

腫瘤標誌物是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腫瘤細胞本身產生或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預防前淚腺癌症必檢項目:前列腺特異性抗原(T-PSA)

主要用於腦動脈硬化、痙攣、血管神經性頭痛、腦動脈(頸內動脈系和椎基底動脈系)狹窄、閉塞及顱內動脈畸形等疾病的輔助性診斷。經顱多普勒檢測是很有價值的檢查方法。


哪類人應該做定期防癌體檢

宮頸癌高危人群

女性,早婚、多產、多性伴侶、宮頸糜爛大多為宮頸癌高發人群。

乳腺癌高危人群

直系親屬中有得過乳腺癌、本人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的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結直腸癌高危人群

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家族成員、結腸腺瘤綜合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血吸蟲肉芽腫患者均為結直腸癌的高危患者。

肺癌高危人群

20歲以下開始吸菸、煙齡在20年以上者、每天吸20支以上為肺癌高危人群。

肝癌高危人群

年齡40歲、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為肝癌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

患有慢性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為胃癌高危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