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嘉盛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武

新疆嘉盛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武

胡曉武

16年前,24歲的他隻身入疆,來到烏魯木齊這座離海洋最遠的陌生城市,除了未滅的信心和揹負著的30萬元債務,他什麼也沒有。

16年後,他已經成為新疆的著名溫商,新疆十大傑出青年和新疆優秀青年企業家,清華大學MBA碩士。

他,就是新疆嘉盛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鬍曉武,一個40歲的溫州青年企業家。他說,16年來,新疆在大變,他自己隨著在變,企業越辦越多,實業越做越大,投資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但一直不變的,是他的信念——靠誠信,做大做強企業;做慈善,感恩回饋社會。

孤身赴疆,“紅蜻蜓”從一面牆上騰飛

胡曉武是浙江永嘉中塘人,今年40歲。1996年,他隻身來到烏魯木齊市,站在這塊遼闊的塞外大地上,胡曉武的心情卻好不起來——新疆,不知能不能成為他經商的福地?

17 歲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溫州商業電臺當記者,受電臺所屬公司的指派承包並管理商場。從那時起,胡曉武就開始做生意了,生意卻從來沒有真正順風過。賺了虧,虧了再賺,賺了又虧,幾年內失敗了兩次。不久前在山東的服裝生意的失敗,一下子讓他變成了窮光蛋,還欠下朋友33萬元的債務。全家人都省吃儉用,幫他還每個月5000元的利息。

永嘉是溫州模式的發源地,做生意的人眾多,成功之士也眾多。看著身邊不少經商的父老鄉親都賺了大錢,胡曉武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堅信自己有經商的能力,並相信東方不亮西方亮,中國那麼大,一定有自己成功的地方……他翻開地圖,看過來看過去,最後看上了新疆這個最大的西部邊遠地區,希望能有翻身的機會。他讓朋友幫忙貸款20萬元,帶著當地生產的 “紅蜻蜓”皮鞋,不辭萬里之遙,跑到天山腳下的烏魯木齊,做起了“紅蜻蜓”的生意。

回過頭來看,胡曉武的選擇是對的!不過起步之路,是極為艱難的。當胡曉武帶著“紅蜻蜓”皮鞋,來到烏魯木齊,找到當地一家小型鞋城時,竟然不知如何落戶下來——因為,他身邊已經沒有什麼錢了。“借來的20萬元,大部分都用來訂貨了,所以我根本租不起鞋城裡面的門店。”胡曉武說,“最終,我和一家鞋店的老闆商量好,租下門店裡的一面牆,相當於這個門面的三分之一,釘上鞋架,擺了張桌子,就開門迎客了。”

租牆做生意,這在全球200多萬的溫商裡,如果不是絕無僅有,恐怕也是極為甚少的。胡曉武回憶,當時的牆上可供展示的面積也就3平方米的樣子,而地面面積只有1.8平方米。可就這1.8平方米的地,和3平方米的牆,居然走出了一位新疆十大傑出青年。

儘管起步極為艱辛寒酸,但生意還挺不錯,紅蜻蜓皮鞋在當地很受歡迎。有了生意,胡曉武就開始研究烏魯木齊的市場。“當時的鞋類市場很不規範,也沒什麼品牌可言。同樣一雙皮鞋,早上有可能賣出300元的高價,而晚上收攤時,卻很可能只賣100元。亂!我覺得自己不能和他們一樣,應該走品牌化經營、統一定價、扶持客戶的思路。”當時,鞋城裡的同行覺得他這樣做很奇怪,覺得他是個不懂得“變通”的窮小子,不會做生意賺錢,遲早會被掃地出門。

但事實上,胡曉武逐漸成功了。……隨著“紅蜻蜓”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消費者逐漸接受了統一定價。

經過兩年的努力,到1998年4月,胡曉武在新疆開出了“紅蜻蜓”的第一家專賣店,名副其實成為“紅蜻蜓”在新疆的總代理。也是在那年,他還清了兩年前自己欠下的債務,還積累了200多萬元的資本。隨之,胡曉武不斷擴大紅蜻蜓皮鞋的經營規模,最後在新疆各地開設了105家紅蜻蜓專賣店,成為新疆有名的“皮鞋大王”,也是“紅蜻蜓”品牌在全國的唯一一家地區總代理。

新疆嘉盛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武

胡曉武

天山南北,開拓出一個個新領域

隨著實力的增強,胡曉武不再滿足於只做一個成功的皮鞋經銷商,他想乘西部大開發的春風,在天山南北大顯身手,從商貿到實業,從棉花加工到創辦市場,從投資農業到金融業,不斷開拓自己的一個個新領域。

2001年,胡曉武在南疆和朋友一起開設了一家棉花加工廠,收購當地的棉花,加工後再銷往下游企業。這是他創辦的第一個實業,並由此開始了進軍棉紡業的步伐。次年,他又投資數百萬元,在麥蓋提創辦棉稈造紙廠,生產包裝用的瓦楞紙,年產量達到 1萬噸。這個造紙廠,使當地原本只能做柴火用的棉稈,變成了造紙的原料,變廢為寶,送到廠裡一噸能賣到300元。辦廠九年,為當地農民增加了大量的收入。

2006年10月,胡曉武和9個溫商聯手,成立了新疆溫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000萬元,在烏魯木齊市火車站附近,以1.1億元的價格拍下當時的新疆“地王”,並投資8億元,在“地王”上興建了集購物城、寫字樓、酒店、住宅為一體的“地王國際商城”。

“地王國際商城”,於2008年竣工開業,總面積32萬平方米,位於烏魯木齊市火車站商圈核心,是西北五省區商業地產規模近期內無法超越的超巨型複合商業項目,以鞋業、文體花卉、喜慶用品、兒童用品、運動休閒品、百貨副食品等批發為主,現代化倉儲物流港、高檔商務酒店、商務寫字樓、商務居住於一身,集合內外貿、金融、購物、休閒、餐飲、娛樂、旅遊、觀光、展示、交易、會議、商務功能為一體,是面向中亞的外貿基地和觀光勝地。其中,地王國際鞋都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鞋業批發商城之一,地王文體、花卉、喜慶用品是目前新疆乃至西北五省最齊全、最豐富、款式最新穎、規模最大的花卉和喜慶用品專營市場;地王運動休閒城則彙集國內外頂級運動、休閒類用品,和各類高、中檔運動健身器材以及其它相關副產品。

如果說創辦商業廣場是溫商的一個共同特色,那麼興建大型引水工程就是胡曉武的獨有特色了。新疆是我國的礦資源富集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各地的工業園區不少,需要大量的用水,可供水卻一直是新疆的一個大問題。新疆的水資源,一個靠地下,一個靠山上,前者是指地下水,後者是指天山雪水。胡曉武要去做的,就是要通過大型引水工程,把天山上的雪水引到需要的工業園區,解決當地急需解決的工業用水問題,為新疆跨越性發展再作一份貢獻。

2011年 4 月至10月,胡曉武投資2.7億元在哈密地區和政府合資建造了長達135.1公里的引水工程,日供水量達5萬噸,把天山雪水引到天山南坡,輸水線路在全疆最長,為當地的工業園區解決用水問題。第二條90公里的管道,如今也在哈密緊鑼密鼓的規劃中。

胡曉武不只是在哈密一個地方興建工業引水工程,他還要在新疆準東地區、伊犁州的奎屯以及庫拜地區等地,都興建相應的大型引水工程,為整個新疆的工業用水儘自己的一份力。有的項目,他已經和當地政府簽好協議,只待開工建設。胡曉武計劃用5年的時間,讓自己在水務投資上的收入達到30億元。

這是新疆溫商的一個創舉,也是全國溫商的一個創舉。

胡曉武說,新疆缺水,新疆的發展需要水。水是新疆工業的血液,以前水資源浪費明顯,興建工業引水工程後,通過集約化供水,水資源得到合理及綜合利用,既可以節約用水,還對未來的集中汙水回收處理、環保投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胡曉武的創舉,還不僅僅在於此。

2010 年,胡曉武在南疆新和縣,改制當地的桑塔木農場,成立了新疆桑塔木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棉業的一條龍開發和經營。經過幾年的努力,“桑塔木”已經擁有土地7.5萬畝,成為一家集種植、科研、繁育、加工、推廣和銷售為一體的棉花種業公司,並且進入自治區重點培育上市公司名錄。胡曉武的目標是,通過兼併等方式,讓“桑塔木”擁有的土地達到30萬畝,成為全疆最大的棉花種業一體化企業。兩年後,“桑塔木”的規模和業績已經排到全國同類行業的前三位,一年半的時間裡實現了銷售收入3個億。胡曉武的目標是爭取到2013年,讓“桑塔木”坐上全國同類行業的頭把交椅,2014年上市。“桑塔木”的蒸蒸日上也得到了多家券商和投資機構的追捧,希望對其進行投資。

這中間,胡曉武又在南疆併購了位於阿克蘇、面積為38萬畝的紅旗坡農場優質蘋果主產區。他想以紅旗坡農場為龍頭,進行林果業的整合,並通過資本運作,推動林果企業在2014年前後上市,成為新疆的林果業巨頭。如今,胡曉武的紅旗坡農場,也已進入自治區重點培育上市公司名錄。

可以預料,不用多久,胡曉武的這兩個農業企業,就有可能進入中國上市企業的行列了。屆時,在幾百萬的溫商裡,胡曉武又將提供一個成功上市的新版本。

目光高遠,大踏步闖入金融界

胡曉武的最新傑作,就是闖入金融行業,進行資本經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2009年上半年,胡曉武依託新疆溫州商會,牽頭成立了新疆溫商小額貸款公司。這是新疆的第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共有八位股東,註冊資金達1.25億元,胡曉武為董事長、法人代表。貸款主要面向溫州商會會員以及廣大浙商,借貸不需要抵押(要估價),而是依託擔保人為責任主體,可以在兩小時到一天內完成各種手續,一次性最多可以貸款625萬元。當年6月15日,小額貸款公司正式揭牌,僅僅兩天後,就有11家企業上門簽署了5000多萬元的貸款意向;到了6月底,1.25億元註冊資金和從銀行融資的6000多萬元就全部放完。不到一年,就累計發放貸款超過3.2億元,而且沒有一筆壞賬。到目前為止,共已發放貸款10億元。為了擴大業務,滿足需求,去年10月,註冊資金又增加到3億元。與此同時,胡曉武在哈密也和別人一起,投資成立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金6000萬元。胡曉武的目標,是把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成村鎮銀行。

另外,胡曉武還和別人一起,成立了新疆第一個股權投資基金——新疆創投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金一個億,從事股權投資的大運作。該公司由胡曉武的新疆嘉盛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新疆華順投資有限公司、新疆南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七家民營企業共同發起成立。

2010年8月3日,新疆首屆“藉助資本力量,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論壇暨新疆創投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在烏魯木齊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和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乃依木·亞森為公司成立揭牌。這意味著新疆境內一批具有高科技、高成長性的中小創業型企業將獲得寶貴的資金扶持。

胡曉武不只是在新疆,而且還在老家溫州從事資本運作和金融服務。2010年6月,他和別人一起作為發起人,共同創立了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這是國內首個“為資本找項目,為項目找資本的”民間資本服務機構,可用資金能達到幾十億元。

知恩圖報,企業越大善行越大

如今,站在新疆這塊遼闊的大地上,胡曉武深深地感到:新疆給予他的遠比16年前所期望的多得多,對他來說,新疆是一個不缺夢想、也可以成就夢想的地方。

胡曉武常說:“一個企業家需要賺錢,但更要有社會責任,知恩圖報,不忘多做公益事業。”

據初步統計,胡曉武到新疆創業16年來,前前後後,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資1000多萬元。他對記者說,“我認為,一個企業要賺錢,他的事業首先要對社會大眾有好處,這樣它才能長久地發展。”

胡曉武回報社會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捐建希望小學。從2000年起,他分別在新疆的且末縣、庫車縣、博湖縣、烏什縣、阿瓦提縣和烏市城郊的兵團農十二師五一農場,先後捐建了7所紅蜻蜓希望小學——每座希望小學的捐助款都在幾十萬元左右。

胡曉武回報社會的另一個大動作,就是資助貧困學生。2007年3月,他發起“百店千人手拉手助學活動”,帶領遍佈新疆的100多個專賣店進行全面助學,每個店都資助30到50個貧困中小學生,共資助了2000多人,連續資助3年,每年80萬元,共資助了240萬元。

胡曉武回報社會的又一個大動作,就是資助職業培訓。他向當地的中華職教社先後捐助了200萬元,熱心支持開展全社會的職業培訓,幫助更多的人掌握一門以至更多的勞動技能,儘快走上小康之路。

胡曉武還計劃在新疆成立一個有規模的教育基金,主旨就是對孩子進行培養,畢竟孩子的未來需要投資,需要更多的關懷。“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一個人的經歷與本性有關。財富能夠產生能量,這個道理誰都懂,人應該駕馭財富,而不是為財富所左右。”胡曉武說。

當然,對救災賑災,對社會活動,對公益事業,胡曉武也都非常熱心,捐助20萬、30萬、50萬元的,幾乎每年都有,且不只一次兩次,對此,他卻不願多提。

胡曉武所做的,不只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溫商,為整個溫商的榮譽和品牌。他要讓全中國和全世界都知道,溫商不只是善商,而且是良商,他們既商行天下,也在善行天下。

因為胡曉武的出色表現,他先後被評為新疆優秀青年企業家和新疆10大傑出青年。他還先後當選為全國青聯委員、全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和新疆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以及民建新疆區委會委員。

2011年6月,他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年聯合會第八屆一次會議上,又當選為新一屆的自治區青聯副主席,任期5年。據悉,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名在外溫籍省級青聯副主席。

胡曉武承認自己是一個悲天憫人的人。他說:“我也常常會被報紙上一篇感人的文章弄得眼睛紅紅的。如果自己有能力幫人卻沒有去幫,我的內心會很難受,所以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都會盡力伸出援手。我認為,企業越大,它所要承擔的責任也越大。”

胡曉武心懷誠意、胸懷善意地面對人生,面對事業,這樣的舉動也在影響著他身邊的人。

2012年5月下旬的一天傍晚,胡曉武帶著自己5歲半的寶貝女兒在廣場散步。女兒想吃棒棒糖,胡曉武答應了。當他們路過廣場上一個正在彈著吉他演唱的流浪藝人身邊時,胡曉武對女兒說:“棒棒糖咱們今天不吃了,把買棒棒糖的錢給這位大哥哥好不好?”女兒在片刻的猶豫之後,蹦蹦跳跳地跑過去,把要買棒棒糖的20元錢,放在了那位流浪藝人的面前。看到這一幕,胡曉武很欣慰,他希望通過這小小的舉動,能讓愛的教育一代代傳下去,讓孩子知道,如果有能力幫助別人就一定要去幫。

此刻,我們看到的胡曉武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叱吒商海風雲的成功企業家,他心懷善思善念,付諸善行善舉,把個人的成功和所要擔負的責任相連接,化為濟世救人的行動,化為關注民生的大愛,化為兼濟天下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