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做人,到底該做什麼樣的人?很多人都很迷茫,看了孔子評價顏回的話,你是不是也想做,像顏回一樣的人呢?

在論語中,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這句話大概含義是,顏回是真賢良者,有一口飯吃,有一口水喝,住在簡陋的小巷裡,他人卻都在憂愁不堪,只有顏回,卻絲毫不失快樂。

顏回真是了不起的人,如果一個人,能向顏回學習,那麼無論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能不改其樂。

很多人,生活的物質條件,要比顏回好得多,但大多數人,都不堪其憂,其原因,並不在環境上,而是在我們自己身上。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年輕人,有些憂慮,還算正常,但人過了中年,還不知其為何而憂,那可就不正常了,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果一個人,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就應該向顏回學習一下,不要再被環境所染,不要在患得患失的生活了。

顏回為何能做到,有一口飯吃,甚至沒車沒房,什麼都可以沒有,但卻依然能快樂的生活?其原因,在顏回身上,也可以說,在他的心裡。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顏回可算得上賢人,賢者少不了的就是智慧,智慧可以讓顏回,懂得人生的意義,知道了人生的意義,也就明白了,快樂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顏回追求的是樂,而很多不快樂的人,追求的是與快樂無關的,一個追求快樂的人,會把大量的時間,投資在自己心裡,而身體之外,與自己無關的,是不會在意的,這是智者的心理。

而愚者,會把大量的時間,投資在自己身體以外,比如追求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找個妻子,還要相貌好,人品好,而這些,與快樂本身,毫無關係。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快要餓死的人,在他面前,有一座金山,和一塊饅頭,他此時最想得到的,一定不會是金山,而這塊饅頭的價值,也遠遠大於金山。

人之所以煩憂痛苦,皆是因為,不懂得珍惜當下,很多人,都在追求自己認為最好的同時,又丟掉了真正最好的,這世上本就不存在最好的。

顏回的陋室,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不好的,但在很多人看來,又是最好的。如果說在你面前,擺放一座別墅,你看別墅是最好的,但顏回看別墅,就不是最好的,很多人看別墅也不是最好的。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其實最好的,往往是自己最缺少的,每天出門坐私家駕飛機的人,會覺得公共汽車才是最好的,每天坐公共汽車的人,又覺得小轎車最好,很多人,都看不到,其實自己現在擁有的,才是最好的,一簞食,一瓢飲,一條陋巷,才是最好的。

人過中年,別再追來追去,把自己已經擁有的,都弄丟了,這樣不值得,我們要向顏回學習,只有像顏回這樣的人,無論他擁有多少,失去多少,都不改其樂,不會因為外在的得失,而或喜或憂。

孔聖人說:人過中年,要向顏回學習,做一個從容自在的人!

如果一個人,不滿足當下,那麼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他一樣也不會感到快樂,反而會更加痛苦,因為他本身,就沒有一顆,足知常樂的心。

萬般帶不走,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