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電價是電力改革的最終落腳點?

一直以來,電力體制改革備受關注。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徵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加大中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三千多億元,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降電價是電力改革的最終落腳點?

然而在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上,我國主要採取了“一改革、兩降低、三取消”的政策措施。

“一改革”,即輸配電價改革。

“兩降低”,指的是降低通過電價徵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

“三取消”,包括取消通過電價徵收的城市公共事業附加、取消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取消向發電企業徵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

降電價是電力改革的最終落腳點?

在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電力行業逐步開展了“大用戶直供”、改革調度機制、“輸配分開”、“配售分離”、“水火同價”價格改革等試點或者前期準備工作。傳統電力體制的核心弊端是效率低、成本高,而高成本必然分攤到終端銷售電價上。以引入競爭為核心的電力體制改革旨在通過市場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進而降低電價。對於民眾而言,改革的成果主要是看電價是否降低,用電成本是否下降低,電網企業是否向其他非壟斷行業釋放了紅利,電力改革,當以降低電價作為首要的關鍵因素,以保證各類用戶獲得更低的電價。

降電價是電力改革的最終落腳點?

康爾信電力系統公司表示,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電價連接並反應著供給與需求的變化,也直接關係著電力與用電部門各利益主體營收支出的核心利益。電力改革最終在電價上有所反應,電價的變化是整個電力體系的核心。我們只有有序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積極理順電價形成機制,不斷調整發電價格、輸配電電價與終端銷售電價以及整個價格體系,才能逐步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健全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進而讓電力體制改革為降低電價奠定基礎。

降電價是電力改革的最終落腳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