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亟需“新鄉賢”——興國縣留龍村新農村調研隨筆

當下,推進鄉村振興,既需要發揮傳統意義上鄉賢的能量和作用,更需要挖掘培育各類“新鄉賢”,其在傳統村落的運行中有著不可替代重要作用。要重點培養“發展產業的帶頭者”、“生態宜居的實踐者”、“鄉村文明的引領者”,培育新時代、新一代“新鄉賢”,為鄉村振興出力。

鄉村振興 亟需“新鄉賢”——興國縣留龍村新農村調研隨筆

發展產業的帶頭者。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發展特色產業,需要因地制宜找準品種、結合實際找出路子、多管齊下取得突破,“頭雁”作用不可忽視,培養農業產業種養營銷各類能人,應當是農村當務之急。制定政府扶持政策,讓有能力的青壯年迴歸鄉村,為鄉村振興發展助力。

鄉村振興 亟需“新鄉賢”——興國縣留龍村新農村調研隨筆

生態宜居的實踐者。小橋流水、竹林人家、田園林盤,農村不缺乏生態宜居的資源。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需要獨具慧眼的觀察、匠心獨運的操作、率先示範的帶動,這些都離不開擅長村莊規劃、設計和建造的各類人才。多渠道、多形式培養和儲備村莊規劃師、設計師、建造師,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鄉村建設要立足長遠,引領未來,做好長期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規劃。

鄉村振興 亟需“新鄉賢”——興國縣留龍村新農村調研隨筆

鄉風文明的引領者。鄉村振興既需要物質的極大豐富,更需要精神的高層次追求。擯棄落後傳統觀念和陳規陋習,鄉村各級政府要喉舌引領,做好農村建設的政策宣傳者,幫助農村建設的實踐者。充分運用新媒體網絡技術,宣傳時政消息、好人好事、新風尚、新潮流,推動鄉村文明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鄉村振興 亟需“新鄉賢”——興國縣留龍村新農村調研隨筆

據瞭解,該村在產業發展、規模經濟、基礎建設方面還依然非常薄弱,手機信號基站覆蓋差,村民飲水極為困難,村民散居於山野,入戶交通還極為不便,村民小農意識依然作祟,鄉村文明建設仍需提升。目前,已完成通村、通組水泥路面硬化,村民基本用電得到電網升級改造,光纖寬帶電話通村通組不斷覆蓋,土坯房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要早規劃、早謀劃、早安排,充分利用鄉賢資源,助力當地的各項建設再上新臺階。(肖士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