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難回憶:誰還能告訴我什麼是“渾河晚渡”?

在晚清學者繆潤紱的《陪京雜述》中所題八景為:天柱排青、輝山映雪、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觀魚、萬泉垂釣、黃寺鐘聲。

瀋陽難回憶:誰還能告訴我什麼是“渾河晚渡”?

瀋陽渾河三好橋

在瀋陽渾河邊上的“羅士圈生態公園”,那裡就有我們的“盛京八景”之一的“渾河晚渡”,史料記載,羅士圈原來不叫“羅士圈”, 它是河與堤之間的洩洪地,居住著八百多戶人家,綠樹掩映下,像個小村莊,那麼安詳地依偎在渾河的懷抱中。因為渾河兩岸南高北低,古時木船由南擺渡到北岸,岸邊一片稀泥,無法卸貨。老罕王努爾哈赤進盛京後,用蒙古作戰時的駱駝將貨物從船上運過稀泥地,至一平展地再裝上馬車運到城裡,因而這兒便養了一群駱駝,便有了一群養駱駝的人,於是有了一群養駱駝的人家。

瀋陽難回憶:誰還能告訴我什麼是“渾河晚渡”?

瀋陽“渾河晚渡” 添置新景觀 景色更迷人(各城市都可以用)

後來,又過來些闖關東的人在這兒落腳,到清朝雍正時越發像了個村落。因之,人們管這個村子叫作“駱駝圈”;後來叫雅了,叫成了“駱士圈”,這幾個字是這麼寫的:駱駝的駱,士兵的士;後來又叫白了,叫成了“羅士圈”,羅馬的羅,還是士兵的士。如今,古渡口不復存在,駱駝也不見蹤影了。原來的羅士圈就是瀋陽的重要碼頭之一。

瀋陽難回憶:誰還能告訴我什麼是“渾河晚渡”?

遼寧瀋陽:“渾河晚渡”盛景煥然一新(各城市都可以用)

現在瀋陽八景——渾河晚渡,就刻在一個石頭上立在羅士圈了,羅士圈原來是牲口圈子,因為這個碼頭卸貨,必須要有牲口來馱,這個地方非常的繁華,凡是上面下來的土特產運到了羅士圈在這個地方卸貨,有些東西出海,往山東江南,從南方運來的東西到羅士圈卸貨,這地方想當初,客棧啊,貨站啊,小飯鋪啊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雜七雜八雜貨地,現在就把渾河晚渡的景點立在羅士圈了。

瀋陽難回憶:誰還能告訴我什麼是“渾河晚渡”?

渾河晚渡,渾河晚渡,只能想想在回憶裡都模糊的渾河晚渡。老瀋陽,也許不再是老,但瀋陽也終究變得不是瀋陽。

瀋陽難回憶:誰還能告訴我什麼是“渾河晚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