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培養兒子“笨鳥先飛”意識~(笨鳥媽媽陪讀成功記)

文:西媽

我家小西今年讀五年級了。小西從小就非常的調皮搗蛋,對於我和西爸來說,那些乖巧又神童般的牛娃,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我們一直用“笨鳥先飛”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笨鳥先飛”要避免粗暴的比“笨”

記得在兒子讀二年級時的春節期間,我說“寶貝,今天要去姑姑家拜年哦!”兒子一臉的不情願:“我不想去!”“為什麼啊?”我很驚訝,因為兒子從小最喜歡的就是去姑姑家,因為我侄子的年齡跟他相仿,兩個人宛如雙胞胎,形影不離,有著聊不完的天地。

兒子低下頭小聲地說:“因為姑姑還有那邊的叔叔阿姨老是拿我跟樂樂比較,我這次期末考試沒有考好,我怕被嘲笑。”我心中突然咯噔了一下,但是強裝鎮定,摸著兒子的腦袋:“兒子,你在媽媽心裡是個努力的小孩,不用在意別人對你的想法,我們有個成語叫做笨鳥先飛,我兒子那麼努力,再提前飛一下那不是更棒!”兒子立馬開心:“媽媽,我要飛!!!媽媽帶我一起飛!”

其實我們大人內心也在排斥跟別人比較,我們拿自己的小孩子比較,難道只是以他們幼小的心靈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

培養“笨鳥先飛”意識,重在“先飛”~

我和家長們在一起交流孩子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其實我們家孩子很聰明的,就是不用心。”這個時候,我一般都不會再多講下去。因為我覺得我兒子不夠“天資聰明”,只是個普通孩子,而且我認為:在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上,人與人是有差距的,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績,需要在這些方面先找解決方法。

小西讀三年級起,我就幫兒子把英語書上重要的單詞,例句,文章抄下來,進行選詞填空;學校發的複習題,我會和他各自完成,然後比較,確定正確答案;每個週末,我都會和他回顧一週的錯題集,遇到長難句時,我和他交流如何斷句如何理解如何掌握。

所以,當班上大多數孩子開始背英文,背得“頭昏腦漲”的時候,小西已完成了全面複習。兒子三年級起的每次期末考試,英語單科成績都在班級前3名。

因為我真正承認我兒子是隻“笨鳥”,他的學習能力與所在學校老師對優秀學生的要求有差距,笨鳥只有先飛,身為母親的我陪著他一起飛。

在陪讀中,要發現和改善孩子課堂上的問題

家長的陪讀固然重要,但是孩子大部分學習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作為家長,我們其實是可以在陪讀中的一些端倪,去發現孩子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幫孩子改善聽課方法、提升聽課效率。

我和老公都會選擇性的陪讀,陪讀的含義是幫他解答不會做的作業,僅僅如此,我們倆都覺得頭痛。當你忙完一天疲憊的工作,回家做完家務,還得兒子的作業全部做一遍,總會顯得力不從心。有天晚上,做小數乘法的作業,可能兒子最近消極的學習態度,讓老公壓抑了很久的火氣終於爆發了,拍著桌子吼道:“你上課到底聽課沒有!這麼簡單的題,學了三天了,還沒有摸到竅門!”兒子嚇哭了,我在廚房也悄悄地抹起了眼淚了。但是既然發現了是兒子上課的原因,我便去尋找到底是課堂上哪個環節出錯了呢?

終於,我發現了緣由:老師在播放PPT重點的時候,孩子可能正好低下頭找筆做筆記,當孩子一抬起頭,老師恰好換到下一張PPT。一做作業,孩子就困難了。當老師評講時,他又正好埋下頭去做,再次錯過看懂的機會。最終,這節課的知識,孩子直到下課都沒懂,最嚴重的是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懂。兩次錯過的時間,總共不到1分鐘。由此可知,這是多高的聽課要求?他一天要聽多少個45分鐘?注意力得集中多長時間?與老師要多麼默契?專心聽一天課,是件難度係數及其高的事兒,而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這是學生最基本的事,簡單甚至粗暴地責罵他。

那天,我語重心長的對小西說:這段時間的小數乘法的問題問媽媽,我們兩個笨鳥一起看書商量。你爸是工科男,你更像媽媽一點,咱倆的文科學的更好,你爸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思維方式。兒子對我投來感激的目光:“好!”我能深刻的感受到兒子自信心復燃,因為我理解他。就這樣陪著兒子認真地把書上的內容讀懂了,完成了作業,後來,出現了類似的題型,兒子明顯反應快很多,甚至有時比我還快。我立刻鼓勵他“兒子,你看,你多聰明,媽媽都快趕不上你了。”兒子切實地體會到從不懂到懂的一個過程,在我的理解與幫助下,恢復了對學數學的興趣與信心。

經過小學陪讀這些年,我總結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要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暫時的“笨”,並且培養孩子笨鳥先飛的意識。同時,要積極的陪孩子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

常言道:“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才”。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孩子會一鳴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