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修仙,先学行气,看看道家行气派如何去修炼

欲要修仙,先学行气,看看道家行气派如何去修炼

行气派也属于道家修炼内丹。将人看作是炉鼎行气以求返还先天。主要发展历史先秦方仙道的重要流派。流行于吴越、荆楚、巴蜀一带。行气派传自原始社会的巫教,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方仙道的行气派祖述王子乔、赤松子.其功法有导引、存思、服气、服日月星的光华、采气、气禁以及依人体经络行气的功夫。后来和服饵派、房中派相融合,出现服气、闭息、龟息、胎息之法及男女合气之术、中国的内丹仙学及各类气功疗法,都与该派有较深的渊源关系。

行气的含义

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

欲要修仙,先学行气,看看道家行气派如何去修炼

行气有哪些

道家十分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太平经》卷四十二说:“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认为:“元气,阳也,主生,自然而化,阴也,主养凡物。”《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认为:“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由此道家形成了一整套的行气法。这套行气法也是对古代方士行气的继承和发展。现存战国时的石刻文《行气玉佩铭》记载了古代方士的行气法,郭沫若用今天通用的文字译述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

顺则生,逆则死。” 并指出:《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可证战国时代,确实有这一派讲究气功的养生家。蒙文通先生在《晚周仙道分三派考》中认为:古之仙道,大别为三,即行气、药饵、保精。其中以王子乔、赤松子为代表的行气派“于古为最显”。

《太平经》卷四十二提到“食气”,认为:“夫人,天且使其和调气,必先食气;故上士将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气,是且与元气合。”此所谓调气、食气即早期道教的行气法。到晋代,道家对行气的论述愈益增多。《抱朴子内篇·至理》论行气的功用时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不染。《抱朴子内篇·释滞》也说:“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保精行气,服一大药便足”;“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释滞》篇还讲了行气的具体方法、行气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它说:行气的大要在于胎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放于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行气当以生气之时,勿以死气之时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行气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强气难闭。又禁恚怒,多恚怒则气乱”。魏晋至隋唐,是道家行气术最盛行的时期,出了许多著名气功家,创造了许多行气法。仅《云笈七签》即用了七卷的篇幅收载宋以前诸家气法,加上《道藏》的其他气法书,数量甚多。

欲要修仙,先学行气,看看道家行气派如何去修炼

行气派部分功法

(一)陶弘景六字诀。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云:“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多不欲嘘呬”;“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呼、吸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痛,忧愁不乐,呵气出之。……此即愈病长生要术也。”这是道教以疗病为目的的行气法,且种类甚多。

(二)龟鳖行气法。《云笈七签》卷三十四载此法为:“以农复口鼻,不息,九通,正卧,微微鼻出气,愈塞不通,反两手据膝上,仰头,像鳖取气,致元气至丹田。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即气上行,致泥丸脑中,令血脉气各流其根,闭巨阳之气,使阴不溢信明,皆利阴阳之道也。”这是模仿动物的行气法。另外还有虾蟆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等。

(三)服元气。《云笈七签》卷五十八《尹真人服元气术》云:“人身中之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渴,不饥渴盖神人矣。”同卷《服元气法》云:“服元气于气海,气海者是受气之初,传形之始,当脐下三寸是也。

气海者与肾相连,属于癸水,水归于海,故名气海。气以水为母,水为阴,阴不能独生成,必以阳相配。心属南方丙丁火,是盛阳之主。既知气海,以心守之,阳既下临,阴即上报,是以化为云雾,蒸熏百骸九窍,无所不达,亦能为津液如甘雨,以润草木,正气流行,他气自匿。”卷六十《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行气诀》云:“每三连咽,即速存下丹田,所得内元气,以意送之,令入二穴,因想见两条白气,夹脊双引直入泥丸,熏蒸诸宫,想身中浊恶结滞邪气瘀血,被正荣气荡涤,皆从手足指端出去,谓之散气。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无疾。则复调之如前闭气鼓咽至三十六息,谓之小成。至一千二百咽,谓之大成,谓之大胎息。”这是与存思结合的行气法。

(四)墨子闭气行气法。《云笈七签》卷五十九载:“长生之道,唯在行气。

行气名炼气,一名长息。其法:正偃卧,握固,漱口咽之,三日,行气,鼻但纳气,口 但出气,初为之时入五息已一息可吐也,每口吐气欲止,辄一咽之,乃复鼻内气,凡内 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

有兴趣者不建议盲目修炼,行气中需要掌握许多基础知识,如穴位、脉络、时辰、丹田等等。再有了基础知识后,也不可意念过强。人由先天转后天,由后天行气以求先天。其中来而往,往求来,来来往往不可以人思所能定。意不可强求。

行气能到何种程度

欧阳修在《删正黄庭经》指出:“其术虽本于贪生,及其至也,尚或可以全形而却疾。”

陆游有诗描绘静坐: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

苏轼自有一套养生理论,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介绍了他常用的气功方法:“每夜于子午后,披衣起,面东南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出人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漱炼精津液,未得咽。复前法闭息,内视,纳气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人丹田。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经入丹田。又依前法为之,凡久闭息,三咽津而止。然后以左右手,热摩两脚心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次以两手摩熨眼、面、耳、项、背、皆令极热。仍按鼻梁左右五七下,梳头百余梳,而卧,熟寝至明。”

据都可以看出行气润养身体,调养五气,修身养性皆能达到。过劳伤身,少劳身不利身。

欲要修仙,先学行气,看看道家行气派如何去修炼

现在行气派有哪些

现在行气派较为流传,因外丹许多典籍遗落人才断层,导致内丹术成了叫普及的修行方式。而行气作为内丹功法的基础也是必须掌握的。各地名山道观或俗世家庭中也不乏许多相应的修习者。

行气的科学对比

行气以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可以发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如行气讲究呼与吸,而科学证明人体需要空气,并不是单纯的氧气就能满足人体。又比如普通人搬运过重货物时需要提一口气,这都属于较普遍的行气方式。而古人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却早已掌握到行气的较深刻的知识,当然也不乏一些恶意之士利用对未知知识的不普及性从中做事损人利己的事,玷污古人智慧与经验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