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前不想賺錢是平庸者;三十歲後只想賺錢是可憐人

“三十而立”,三十歲對大部分人而言是一道坎,三十歲前如果無法對於“財富”有清晰的認知,看不清自己的優劣,那三十歲後勢必艱辛。

人生的下半場是不會輕鬆,請一定儘早確立自己一生需要追求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再堅定不移的向著它不斷學習,累積下去。——阿寶


除了賺錢外,還有哪些事情值得我們追尋?

三十歲前,一個年輕人如果不想著賺錢,那麼他就過早地選擇了平庸;三十歲後,如果只想著賺錢,那他就是個可憐人。

我比較欣賞連嶽的觀點:年輕人不愛錢,是件蠻可怕的事。

因為你的青春,需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我一直說過,詩和遠方是需要資本的,要麼你年紀輕輕就有才華,而且你的才華能夠在一邊吟詩,一邊遠方的時候,同時能變現了,比如高曉松。

要麼你家底殷實,外面浪個幾年,不會對你的財務傷筋動骨,比如高曉松。

所以,

高曉松說的詩和遠方,對於家庭背景一般和才華一般的你,沒有半毛錢關係

就算二十多歲的你選擇了詩和遠方,放心,生活一定會把你雖遠必誅。

所以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什麼第一要務應該是想辦法好好工作,或者好好創業,好好賺錢呢?

首先,投資回報率高

年輕的時候擁有旺盛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提升能力,商業變現,是不辜負青春最好的形式;用青春換財富,是在整個人生階段,也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形式,沒有之一。

我們都知道,等過了三十歲,精力不行了,不能熬夜了,學習能力變差了,最要命的是,被家庭和各種責任分散了精力,不能像二十多歲可以All in的狀態了。

我們想要賺錢的成本變高了很多,二十多歲的人,幾乎是沒有成本的。

其次,未來人生風險低:

你去看看那些三十歲前沒有完成自己原始財富積累的普通人,就會明白人近中年卻沒有太多錢,簡直是中年恐怖片;三十歲買不起房,生孩子愁每個月的奶粉錢,不敢跳槽怕斷了經濟來源,各種因為錢不夠不能享受的愉悅,甚至恐懼感,是不是人到中年的恐怖片。

所以,二十多歲的年紀,用心掙錢,不僅投資回報率高,更是抵抗三十歲之後中年風險的最重要的方式。

兜裡有錢,心裡不慌,承認吧,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真的能解決大多數問題。

但是,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不是大家要趁年輕多掙錢;而是作為一個已經過了三十歲而立之年的油膩大叔,我想和大家聊聊務虛的東西,我們這一生,尤其三十歲後,除了賺錢外,我們應該關注哪些東西。

因為當我越過財富積累的門檻,有一些東西的價值,讓我重新開始定義:

01

健康

你的身體,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我為什麼現在如此關注健康,因為我相信兩件事情:

第一,我相信未來物質的極大豐富,未來人類的貧富差距會不會縮小,我不知道。但未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一定會全方面提高,現在我們所追求的全面小康的生活,到未來可能就是標配。

第二,我相信現代醫學越來越快速的發展,我們現在的不治之症,在我們可看得到的未來,可被治癒,現代醫學基本上可以判定,再過些年,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活過一百歲,這不是天方夜譚。

當這兩條件滿足後,身體健康會成為一個人最核心的競爭力。

我雖然沒有你有錢,但是我比你活得長呀;我們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能在未來還沒到來前,就提前掛了;那樣的人生,真的太不划算,太悲催了。

還有,不僅要活得長,還要活得健康,比如沒有慢性病,四肢健康;生活質量更重要。看看那些有大把財產,卻只能坐輪椅的人。

我身邊那些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尤其是投資人,你知道他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是什麼嗎?

各種養生——健身,跑步,瑜伽,吃素,作息規律,能泡茶的就不喝咖啡,他們是真正的佛系生活。

你看,有投資思維的,就是不一樣,他們已經清楚想明白投資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未來回報率最高的事。

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剋制,規律,希望你我一起踐行。

02

關係

你的幸福,取決於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人是活在關係裡的。

我們生命的所有意義,都在關係裡,並不在自己。

財富自由並不能真正解決幸福的問題,相信你肯定看到過一些已經財富自由的人,過得並不幸福,甚至有些可憐,原因一般有兩點。

有些人選擇不再工作,天天吃喝玩樂,這種人容易覺得人生沒啥意思,甚至陷入抑鬱,因為他突然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和這個世界沒有什麼關係了。

還有一些人,就算財富自由了,但是和身邊人的關係處理不好,天天很煩,壞關係太多,也不快樂,甚至有些人,越有錢越不快樂。

我們所有的幸福,都藏在我們和別人的關係裡

你好好品位這句話,是不是這樣。

想要獲得真正幸福,我們需要和這個世界建立更多正向的關係。

03

修行

你選擇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但是,我們都知道,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何建立和世界的正向關係呢?

我的答案是——修行

我是一名創業者,我發現創業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創業的過程,幾乎能夠集中遇到人生的各種煩惱,比如財務煩惱,合夥人煩惱,上下級關係煩惱,前途煩惱,競爭煩惱,等等等等….創業就是一路升級打怪,不斷掉坑,然後跪著填坑的過程。

現在的我,都開始對各種煩惱開始情緒免疫了,不再出現太大的情緒波動,因為我們都清楚,這個煩惱解決了,還有下一個煩惱要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有一段時間我很痛苦,覺得自己為什麼要創業了,不賺錢也不開心,賺了錢也沒那麼開心,那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

後來我開始明白,不是工作出了問題,而是心態出了問題。

當這個世界對你不友好,別人向你展示惡意的時候, 我們需要修行,嘗試去理解,消化,讓這些負面情緒,黑色能量穿過自己的內心。

我開始理解,創業真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很多煩惱,本質上還是內心的修行不夠。

當你覺得別人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情,我們選擇理解,原諒別人;

當自己犯了錯誤,除了反省糾錯外,最重要的,還是選擇原諒自己;

放過別人的錯,也放過自己的錯,承認不完美,承認缺陷,也是修行。

但是,這些說說容易,做到難,這也就是修行的意義。

今天聊了一些務虛的話題,不像之前那麼激進,看似有點雞湯感;賺錢雖然不容易,但像健康的持續管理,關係的梳理,修行的過程,卻是我們一生都要去禪修的命題。

因為生命的意義,不是成為別人,而是成為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