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一直錯怪考研的學生了

今天是11月3號,距離考研的日子僅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了,記得大三的時候有同學問我要不要考研,我一臉不屑,考完研就不用出去找工作了嗎,現在考研的人大部分都是為了逃避就業,他們是懦夫。直到大三快結束的時候,加了一位考研成功的學姐,她考到了上海,雖然不是什麼名校,但在一本院校裡也算不錯了。

從暑假開始就關注她的朋友圈,每天在學校學了什麼,有哪些名人到學校辦了講座,有哪些精彩的話劇又開演了。看著她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滿足感,再想想有一次在學校圖書館偶遇時她因為複習而憔悴的樣子,夢想實現的時候,是很快樂的吧。

一直以來我都以最深的惡意揣測那些想要考研的同學,在我的印象裡,很多人自從進入大學以來,進圖書館的次數兩隻手數的過來,這樣的人居然要考研,不可笑嗎?可是現在我知道我錯了,或許他們只是想努力地撬開自己命運的枷鎖,想去看看自己接觸不到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考研很難,也很辛苦,我們學校的考研成功率不到14%,這意味著現在每天早上五六點頂著寒風到圖書館門口等候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最後還是考不上。在我這種不考研的人看來,這樣的性價比太低了,可是在那些考研的人心裡,這樣的感覺至少讓自己心安。

身邊很多同學都投入到了考研大軍的行列當中,我看過他們考研用的書,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跡讓我想到了自己當初備戰高考的樣子。那時候的我不也是一樣嗎?懷揣著理想,每天埋頭在題海中奮鬥,累的不行的時候就幻想一下自己考上心儀大學的樣子來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但是考研比高考要難,因為全程靠自己,再也沒有一幫人陪著你一起學習,一起討論題目,一起用夢想激勵著自己麻木的心靈與肉體。考研路上只能一個人獨行,當其他舍友早早上床睡覺或者閒談聊天的時候,考研的人要繼續在臺燈地下苦苦思索著某一道題目,當天還沒亮,空氣中滿是冰冷的氣息的時候,考研的人要克服惰性,早早地在圖書館門口排隊搶位置。

這樣的生活在外人看來是艱苦的,甚至是無法想象的,但是身處其中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是充實的,是有意義的。就算最後失敗了,至少自己努力過,就算別人笑話自己浪費了一年的時間,至少自己一年的時間沒有浪費遊戲、小說上。如果拼盡全力之後還是失敗,至少自己沒有遺憾了不是嗎?

所以考研的同學們,希望你們加油,希望你們多一點點堅持,最後希望你們都能前程似錦,因為你們的努力配得上未來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