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分Ⅰ,Ⅱ,Ⅲ級有什麼用?

很多小夥伴去銀行辦存款和各種業務,都會被工作人員提及你的卡是什麼卡?為什麼現在銀行要這麼做?對於我們有什麼密切關係?近年來金融詐騙和資金犯罪高發,信息洩露是肇事前提條件和支付風險源頭,加強個人支付信息安全保護尤為關鍵。下面我們聽聽銀行專家怎麼說:

做好賬戶分類管理

1,如何才能既方便支付,又能最大化的提升安全性呢?

人民銀行的賬戶管理專家已經為您都想到了。您的銀行卡賬戶由原來只有全功能的單一賬戶已經被重新劃分為I、Ⅱ、Ⅲ類新型賬戶。

2,那麼與之前相比,新的三種新類型賬戶有什麼不同呢?

原來我們使用的賬戶是全功能的,每個人因為不同的需要,手裡都有很多張銀行卡,開戶、銷戶都要到銀行櫃檯辦理,不是很方便。同時,很多用戶使用工資卡用於網絡支付、刷卡支付、投資理財,雖然很方便,但是資金還是面臨一些風險的。在新的賬戶分類政策推出後,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儲蓄、支付、理財等多場景應用。

三種新類型賬戶的主要功能是:I類賬戶是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支取現金、轉賬、消費等全功能賬戶;Ⅱ類賬戶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限額消費和繳費、限額向非綁定賬戶轉入資金。經銀行櫃面、自助設備加以銀行工作人員現場面對面確認身份的,還可辦理存取現金、非綁定賬戶資金轉入業務,可以配發銀行卡實體卡,單日支付限額是10000元;而Ⅲ類賬戶主要用於辦理小額消費及繳費業務,隨用隨充,賬戶餘額不得超過2000元人民幣,適合用於綁定支付賬戶,及日常小額高頻交易(如二維碼支付等)。

3,用好Ⅱ類、Ⅲ類賬戶是關鍵

建議持卡人將Ⅰ類賬戶用於儲蓄,把大額資金存入賬戶,儘量不用於日常支付,根據不同需求,將Ⅱ類或Ⅲ類賬戶用於高頻、多場景支付。這樣可以確保本人名下實名賬戶的安全性,由於這兩類賬戶有一定的消費和轉賬限額,即便發生支付風險,也會因為支付額度有限,從而將損失降到最小,更好地規避網絡支付風險,在實現便捷支付的同時也能更安心!

養成良好支付習慣

1,無卡支付好習慣

  • 短信鏈接,不要點

不點擊短信中的鏈接,不在不明網站填寫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

  • 公共WIFI,慎重連

謹慎連接公共免費WiFi。避免在公共WiFi環境下使用手機進行支付,不法分子往往會設置免費WIFI陷阱竊取你手機裡的通訊錄、短信、微信、支付等收發的信息。建議使用手機4G網絡進行支付,可以減少不法分子竊取支付信息的風險。

  • 不明碼,莫去掃

不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防止手機中毒,防止被病毒暗中竊取你的手機短信中的支付驗證碼。

  • 敏感信息,處理好

更換手機或者刪除手機應用APP時,也要記得解除銀行卡綁定。不要再手機上存留身份證、銀行卡卡面的照片。

2,用卡消費好習慣

  • 支付密碼,要複雜

不要使用生日、身份證、門牌號、電話號碼、簡單數列(如:666666)等易於被猜測的數字做密碼。

  • 卡片信息,保護好

不告訴他人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短信驗證碼等重要支付信息;不將卡片單獨交與他人,並保持卡片始終在自己視線範圍內。

  • 銀行短信,要關注

開通賬戶變動短信提醒服務;若收到提示辦理業務的短信,要仔細核實短信中的業務類型是否符合真實情況;一旦發現異常交易應及時聯繫髮卡銀行進行查詢、提出止付。

  • 芯片卡,更安全

建議在用卡購物時優先使用芯片卡,金融芯片技術是當前全球最安全、最可靠的支付技術。

總之不論欺詐手法如何翻新,只要大家做好防護點滴,科學使用支付賬戶的同時保護好個人信息,支付可以更安心買買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