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機構落戶天津空港保險產業園,保險“試驗田”再結果

11月17日,“2018京津冀保險國際論壇”在天津召開,論壇主題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保險業對外開放展開探討。

論壇上,天津空港保險產業園與中融人壽、中航安盟、太平洋保險、國壽財險、華貴人壽、仲盛集團、崑崙保險經紀、中科自保等8家機構舉行了落戶簽約儀式,同時與華明保險代理公司舉行了“天津保險產業園科技服務中心”揭牌儀式,這也是天津空港保險產業園,充分利用其在保險創新先行先試優勢,從而“結果”的顯現。

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趙永強即指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下,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漸趨明晰,“金融創新運營示範成為天津的新名片”。

據瞭解,目前濱海新區金融業增加值佔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的11.3%,2018年上半年新增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信託、股權投資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類企業、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金融機構總數464家。

“呈現出高質量的發展態勢”,趙永強總結稱,天津自貿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在“引進來”與“走出去”方向上重任在肩,當仁不讓。

截至2018年三季末,天津法人機構達到85家,形成以保險證券、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為補充的全牌照、多層次、開放性金融體系,為企業多元化融資提供保障。

此外,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也為天津保險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空港經濟區是天津對外開放的前沿,坐擁海空雙港聯動,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完善。

目前,位於空港經濟區的天津保險產業園,已經吸引了渤海人壽、中升保險銷售、新奧保險經紀等法人機構,引進了國壽財險、平安財險、人保財險等大型保險企業的分支機構,實現40餘家保險類企業入駐,隨著更多重量級保險類企業進駐產業園,將涉及總部、保險科技、產業基金、專業服務機構等全產業鏈條,保險產業規模初步形成,增長勢頭不斷加快。

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魏迎寧在“中國保險業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的主題演講中則指出,“金融應迴歸本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魏迎寧表示,天津自貿區應成為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體系集成的試驗區,而非單單是享受優惠政策的特殊區域,其寄望天津空港經濟區在對外開放中充分利用先行先試政策,在引進外資機構、風險管理創新、保險科技創新和服務“一帶一路”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實踐,進一步發揮自貿區的示範引領作用。

“天津空港保險產業園是難得的保險試驗田”,中國保險行業秘書長商敬國說道,空港保險產業園將利用其在保險創新先行先試等方面的優勢,促進理論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引導保險企業在保險科技、大數據、項目保險、信用險、健康險、保險服務、保險資金運用、保險風險證券化等方面大膽創新,“實現保險產業不斷完善升級”。

此外,保險行業協會也將在銀保監會指導下繼續作為,與保險產業區及空港合作,積極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

“天津一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是科技創新高地”,原中國人民保險財產保險公司執行副總裁王和表示,“天津產業園區必須立足於國際化,打造一種具有現代科技屬性的新保險業態”。

綜合來看,天津保險產業園充分利用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著力打造保險服務實體企業的配套環境,支持京津冀金融保險協同發展,在吸引國內外保險企業入駐,開展風險管理與保險科技創新方面初具規模,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藍鯨保險 李丹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