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一份山區小城的幸福答卷

□侯化成 朱宗峰 孫海鋒 宋偉 張環澤

一位位精英俊才匯聚山亭“窪地”,一戶戶貧困群眾甩掉“窮帽”,一個個美麗鄉村“蛻變”正在精彩上演……近年來,棗莊市山亭區秉承著“發展經濟依靠人才,經濟發展回饋民生”的根本理念,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用一樁樁民生實事,圓滿回答了山亭百姓的“幸福考卷”。

山亭區位於棗莊市東北部,1983年11月由棗莊市齊村區北部6個和滕州市東部8個山區鄉鎮合併設立。轄276個行政村(居),1018平方公里,5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萬,是集山區、老區於一體的貧困區縣,先後被列為國家級、省級重點扶貧區縣。

招才引智

激活經濟社會發展引擎

人才聚則事業興。今年以來,山亭區聚焦產業發展和企業創新,堅持“全鏈條”發展思路,紮實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文章,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強力人才引擎。

科學定位,精準式引才。該區組織20餘家需求企業,參加高層次人才棗莊行系列專場以及深圳人才交流會等活動,通過項目路演、交流對接、實地考察,天暢環保公司與1名高層次人才簽訂了合作協議;赴青島、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到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對接省級以上高端人才,幫助銀光福源養老中心和同泰維潤公司分別引進1名高層次人才。

突出特色,分類法育才。該區先後組織130餘名企業家、成長型重點企業負責人赴清華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大等進行專題培訓和實地考察。目前,全區已有13名企業家人才入選市“1515”企業家人才名單,省內知名企業家2名,成長型企業家11名。為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已選育市級首席技師3名、區級首席技師10名,1名獲批山東省有突出貢獻技師稱號,評選出30名鄉村英才。

搭建載體,全方位用才。該區實施“雙二十”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培育2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推進20個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加、規模壯大、實力增強,產品更新換代、產業轉型發展。積極搭建科技創新“承接臺”和創建大眾創業“孵化器”,全區已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平臺載體18家、市級平臺載體81家,成功創建省級創業示範園區1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1家、市級創業示範園區3家。

優化環境,人性化留才。該區落實黨委聯繫專家制度,區級領導和部分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口聯繫1名企業家或企業高層次人才,強化幫扶指導,切實解決難題。目前,先後徵集企業家、高層次人才意見建議112條,協調解決創業創新難題15個。同時,利用省、市、區三級資源,先後組織20餘名專家人才進行了查體和健康療養,營造了關心人才的服務環境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精準扶貧

堅決不讓一人掉隊

作為棗莊市脫貧攻堅主戰場,也是棗莊市唯一深度貧困區域,山亭區目前共有18個村被列為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11個村被列為市級扶貧工作重點村。今年初,全區剩餘未脫貧人口1679戶、4107人,脫貧享受政策11701戶、26807人。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該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部署要求,下足精細嚴實功夫,統籌落實政策措施,確保年底全部完成剩餘脫貧任務,明後年順利進入鞏固提升階段。

強化管理,拓寬增收渠道。統籌用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等多種措施,多渠道促進貧困群眾實現增收。2016年以來,全區共實施扶貧項目396個,項目收益分配767.3萬元,覆蓋貧困戶15845戶、29995人;開發護林員、保潔員、巡河員、鄰里互助護理員等公益崗位1509個。紮實推進金融扶貧,優選企業(合作社),通過發放扶貧小額信貸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收益,累計發放“富民生產貸”“富民農戶貸”6702萬元,帶動貧困人口1534戶,戶均增收2300多元。

彙集資源,凝聚脫貧合力。危房改造方面,今年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329戶,做到應改盡改。教育保障方面,發放學前教育至高中(中職)階段各類助學金及扶貧協作資助款1513萬元,惠及學生23780人次;發放大學生貸款1657人、1295萬元。醫療保障方面,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扶貧特惠保險全覆蓋,貧困戶就醫區級以上醫院自費部分降至10%以下,鄉鎮衛生院住院全免費。基礎設施方面,全區277個行政村(居)“五通十有”全面落實,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實現了行政村通客運班車和村內主街道硬化,“戶戶通”硬化路達到70%以上。扶貧協作方面,承接榮成市扶貧協作資金831萬元,實施協作項目5個,救助貧困老黨員、貧困母親、貧困學生、貧困殘疾人等1910人,建成山亭特教學校。在榮成市海洋食品博覽館設立山亭區農副產品展區。先後2批互派20名幹部進行交流掛職。

五級聯動,提升基層基礎。充分發揮省市區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幫助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實施“五通十有”工程,增加村集體收入。同時,大力加強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以“單位幫村、幹部幫戶,實現兩個全覆蓋”為目標,按照縣級領導幹部5戶、科級幹部3戶、鎮村一般幹部至少1戶的標準,組織全區各級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全部貧困戶,大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棗莊市群眾滿意度調查中該區實現“九連冠”。

振興鄉村

全域綻放幸福之花

山亭區是特色農業大區,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近年來,該區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抓手,向生態要效益,推動生態優勢向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轉化。

綠色農業,振興之本。山亭的優勢在生態,特色在林果。該區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堅定不移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全方位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力生產率,爭創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基於此,該區大力實施特色優質果品推廣工程,集中打造水泉火櫻桃、馮卯春雪桃、店子長紅棗、徐莊板栗等特色果品產區,引進發展藍莓、樹莓等特色果品,力爭到2020年,新創果品標準園等精品園區20個以上。目前,全區火櫻桃、長紅棗、板栗、花椒、優質桃、核桃等十大特色林果基地面積已發展到53萬畝,乾鮮果品年總產量達15萬噸,總產值達10億元。

通過積極扶持,該區先後新增“三品一標”認證80個、達到149個,火櫻桃、長紅棗、徐莊板栗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00餘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6家、市級87家,年加工貯藏農產品200餘萬噸,產值66億元,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

鄉村旅遊,方興未艾。依託綠色生態優勢,山亭區以構建全域旅遊發展體系為帶動三農發展的切入口,通過景區帶動、促進就業、產業融合等途徑,著力探索鄉村旅遊扶貧、旅遊興農的新路子。興隆莊村成為全國旅遊扶貧典型,湖溝合作社入選國家“合作社+農戶”旅遊扶貧示範項目,發展省級以上工農業旅遊示範點25處、省級旅遊特色村36個,鄉村民宿51家、“好客人家”113家,帶動645戶貧困家庭搭乘旅遊“專車”實現脫貧。山亭以全國第九名的優異成績,榮登“2017中國全域旅遊魅力指數排行榜”。

美麗鄉村,宜居樂園。山亭區在區級財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統籌撥付2100萬元資金,專項用於美麗鄉村建設。該區緊緊圍繞“全域建設美麗鄉村、全域發展鄉村旅遊”為目標定位,確立了“1+2+6”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發揮山亭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全力抓好基礎設施提升、產業培育、村莊文化挖掘和長效機制4項任務,確保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提檔升級。按照“美麗鄉村建設三年提升計劃”,力爭把全區80%以上的村居建成美麗鄉村。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6.7億元,打造美麗鄉村205個,其中省級示範村15個、市級示範村76個。

①公交通到群眾家門口獲點贊 □宋善軍 報道

②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專家在城頭鎮推廣甜糯玉米新品種□陳莎莎 報道

③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試驗示範基地落戶山亭 □孫海鋒 報道

④德國果樹專家馬克和山亭區“土專家”切磋葡萄管理技術 □李宗憲 報道

⑤山航集團下派第一書記黃龍到貧困戶家中走訪 □孫海鋒 報道

⑥“扶貧車間”助力精準脫貧 □李宗憲 報道

⑦山亭新城全景 □李宗憲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