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六大引領”提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質量

白銀市緊緊抓住黨的領導這個核心關鍵,聚焦脫貧攻堅這個最大政治任務,把握黨建成果惠及群眾這個根本指向,以更高站位謀篇佈局、更寬視野推動發展,強力推進黨建引領奔小康六大行動,築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鬥堡壘。

政治引領凝聚脫貧攻堅向心力。圍繞學習貫徹新時代新思想,舉辦市級培訓班3期450餘人,配合上級調訓120餘人次。編髮新時代新思想《100題》和脫貧攻堅知識《50題》口袋書1.5萬冊,開展專題黨課下基層活動,現場測試達標率均在95%以上。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市委“1+11+X”組織生活制度,運行“三個學習計劃”“三個報告單”和“三個記錄本”,推動農村黨員在爭當攻堅先鋒中體現知行合一。堅持層層傳導壓力,每季度開展一輪基層黨建工作督查,覆蓋所有貧困村、軟弱渙散村,累計發現反饋問題1143條,已整改銷號973條,佔總數的85.1%,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任務落地見效。

堡壘引領夯實脫貧攻堅硬實力。全力推進農村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嚴格對照全省《標準化手冊》制定“任務清單”,錯時開展211個先進支部“對標創優”、444個一般支部“對標提升”、75個後進支部“對標整頓”行動,目前已達標281個,力爭11月底前所有村黨支部全部達標。全力提升基層基礎保障水平,村級辦公經費提高到4.5萬元/年,村、組幹部報酬提高到2.4萬元/年、0.72萬元/年,改擴建和維修77個農村活動場所,保證村級組織有場所、村組幹部有能力為貧困群眾服務。全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整合各級補交黨費、財政獎補資金、扶貧互助資金8365萬元,開展黨群創業互助活動。截止目前,全市38.32%的村集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其中,13.58%的貧困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人才引領增強脫貧攻堅源動力。著眼選優帶頭人,實施“頭雁工程”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將56名致富能人推選為村黨組織書記,調整撤換村黨組織書記14人。著眼用活生力軍,召開全市掛職幹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安排1名天津選派幹部擔任市扶貧辦副主任,4名天津選派產業扶貧幹部到靖遠、景泰幫助發展扶貧產業,選派20名優秀幹部到市、縣扶貧辦掛職鍛鍊。著眼配強攻堅隊,全市297個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全部兼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調整第一書記111名,調整工作隊長、隊員69名,實施大學生村官精準扶貧創業項目17個。著眼培育引路者,實施萬名人才扶貧行動計劃,為建檔立卡貧困村培訓電商、種植、養殖、勞務技能、鄉土文化等10類人才5800餘名,輻射帶動新型農民9600餘戶。

服務引領注入脫貧攻堅帶動力。堅持落實“五個走遍”工作機制,分類量化市、縣、鄉黨委班子成員和各級幹部聯繫群眾標準,對照目標要求明確入戶走訪時間期限,領導帶頭落實、幹部走村入戶的氛圍基本形成。在農村建立黨群服務中心227個,嚴格落實鄉村幹部到村坐班值班制度,全面推廣全程代理、“一站式”辦理等做法,大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大部分事項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基層黨員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開展“返鄉走親”和“黨群心貼心”活動,組織80%以上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提供信息、就業、農產品銷售等服務。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組織1.4萬名農村黨員認領村莊保潔、衛廁改造等責任崗位,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組織引領強化脫貧攻堅領導力。結合“兩園兩率兩節點”產業扶貧行動,進一步延伸組織覆蓋,把黨組織建在產業扶貧第一線,在村民小組、合作組織、農業園區和龍頭企業建立黨組織139個,農村產業型黨組織覆蓋率達到產業組織總數的50%。開展農村黨組織設置排查調整,把29個黨員人數較多、下設黨小組較多的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或黨委,目前全市村黨委增加6個、達到14個。明確村黨組織對農村各類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健全完善“一核多元”組織架構,全面推行“三議五會”工作法,推動村黨組織書記、黨組織班子成員兼任或黨員擔任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2018年70%的村實現應兼(任)盡兼(任)。

信息引領煥發脫貧攻堅新活力。充分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構建 “互聯網+脫貧攻堅” 新模式,用“指尖”構築“紅色堡壘”。建成並運行“白銀智慧黨建雲平臺”,引導農村黨組織和黨員通過手機客戶端安排部署工作、開展組織活動、彙報脫貧攻堅、在線督查指導、統計分析數據。深入開展“十萬黨員聽脫貧、市委書記看脫貧、鄉鎮黨委說脫貧”三項工作,講授“雲黨課”8次,點擊量160萬次,2.9萬人參與評論,通過在線授課、在線彙報、在線督查、在線點評,推動“線上線下”雙向發力、聯動推進。建立全市組工信息員微信群、媒體交流群,圍繞基層黨建、脫貧政策、扶貧資訊、特色產業等內容進行刊發轉載和線上交流,發佈各類信息1.2萬多條,推動脫貧攻堅天天在調度、時時在交流、分分在落實。( 魏邦國 呂少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