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金融危機十年後 新機遇與新的金融風險並存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世福資本(中國—中東歐基金)董事長姜建清表示,當下全球經濟金融結構失衡、各國債務高企、銀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且針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不足等因素,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正構成顯著挑戰。

在11月18日上午舉行的“第9屆財新峰會:全球共探路”的“金融危機10週年,防範下一場危機”討論會上,姜建清在金融危機過去十年全球經濟金融行業演變歷程的基礎上,總結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教訓及啟示。

他首先指出,10年前金融危機的根源,來自於全球經濟和金融結構的不平衡。危機的爆發,則是“通過極度破壞性的方式來懲罰和糾正這種失衡”。“然而我們看到,過去十年中,全球經濟和金融結構不平衡依然沒有改變,發展的模式依然沒有調整,消費、儲蓄、投資和貿易失衡現象依然廣泛存在。”

姜建清認為,類似的失衡現象已開始再度威脅全球經濟的穩定性。“政治經濟走勢的高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的高衝突風險、金融市場的高波動性,包括美國單邊主義挑起的貿易衝突,已嚴重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也為下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埋下了的種子”。

其次,姜建清表示,全球各經濟體的債務槓桿居高不下,也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統性風險。各大央行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廣泛採取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過度信用擴張。他具體指出,僅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四大央行的資產規模,已經從金融危機前的低位,擴大至2017年的11萬多億美元。

至於全球範圍的債務,據國際金融協會披露,已於2018年一季度攀升至247萬億美元的新高位,與全球GDP比重升至318%,遠超150%的警戒線水平,其中非金融機構債務則已升至186萬億美元。在槓桿過高的背景下,姜建清表示,經濟基本面與資產價格水平的差距正進一步拉大,這給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埋下了定時炸彈”。

針對中國政府執行的“去槓桿”政策,他指出,過去幾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在保持穩健槓桿率的同時促進中國經濟穩定增長,這一任務依然艱鉅”。

金融危機帶來的另一警示,則是應該要對大型銀行規模的擴張進行合理監管。姜建清回顧道,十年前,雷曼投行的破產使得大家認識到了“大而不能倒”的風險。

“但如今,率先提出這一命題的歐美金融界卻在‘逆勢而行’”,他指出,全球主要經濟體前五大銀行的市場佔比,已大幅提高至50%甚至90%以上,包括銀行業集中度一貫較低的美國。銀行業趨於集中的趨勢,雖是源於為提高競爭效率而進行收購兼併,姜建清強調,“但規模的合理邊界和負面效應亦不能忽略”。

他最後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給全球帶來的另一啟示,是監管影子銀行的重要性。十年前,龐大的影子銀行生態系統、不透明的投資工具加劇了系統性風險,但其後的金融監管施壓並未明顯地打擊“影子”。

他援引數據指出,保守定義的全球影子銀行部門,從2010年的28萬億已增至目前的45萬億美元,佔全球金融資產的13%。其中最大的影子銀行體系在美國,2016年的規模達到了14.1萬億美元。各國需警惕新型金融產品、高風險的借款者、降低的放貸標準、監管規則放鬆等風險積聚的信號。

他同時表示,影子銀行問題同時也困擾中國,而且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正逐漸擴大。截至2016年底,中國以廣義口徑測算的影子銀行已將近96萬億人民幣,達GDP的1.28倍。不過中美兩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存在一定差異,美國的影子銀行主要與金融衍生品相關,中國的影子銀行則是更多地牽涉實體經濟。

姜建清因此在會後討論中提出,中國對影子銀行的監管應採取區分策略。對於“確實脫實向虛”的影子銀行需要加強監管,而對其他的影子銀行,則應納入規範化的渠道,或者讓它進入表內,使其能夠繼續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失誤的政策、失效的監管、失衡的社會和貪婪的人性,是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多種因素迭加則推波助瀾了危機。”金融危機在十年前已為全球敲響警鐘,但姜建清引述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上學到教訓”。

“回顧全球金融危機十年來的變化,我感覺到,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忘記驚濤駭浪的時刻。追求短暫“繁榮”,往往會導致繁榮的終結。自以為“理性”和“善意”的行為,往往帶來了相反的效果。”

姜建清認為,在人們尚未完全吸取上次金融危機教訓之時,世界經濟金融發展已再次來到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且如今全球金融體系,與十年前已不復相同。“新的發展機遇與新的金融風險同樣巨大,如果不幸地選擇以鄰為壑、損人利己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世界可能陷入新的危機甚至蕭條,一個分裂的世界將會放大危機的破壞力。今天的世界經濟已經不可分割,世界需要緊密合作,無論是經貿發展還是危機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