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龍頭華泰證券:互聯網巨頭佈局大券商優勢盡顯

華泰證券股價這兩年表現很不錯的,一點都不像深處熊市的證券股,2017年股價跌-3.36%,2018年至今跌幅不深,跑贏同行券商。

華泰證券截止今日,市值1383億,股價16.8元。靜態市盈率15倍,這是對應去年的好業績,2018年沒有這個好業績了,利潤肯定是下滑的。2018年1-9月營收125.19億,同比下跌-2.22%,淨利潤44.79億,同比下跌-4.84%,看起來這利潤下滑不多,那是一季度好業績撐的,二、三單季度已經同比下滑很厲害了,看下錶。

券商龍頭華泰證券:互聯網巨頭佈局大券商優勢盡顯

如果按扣非淨利潤,2017年第四季度單季13.55億。按扣非利潤對比,全年淨利潤同比下跌估計個位數,2017年全年扣非淨利潤60.36億元。

如果按表上預計的淨利潤59.8億,那每股收益0.72元,對應現在股價16.8元,市盈率23倍,也不高。其實都不應該看市盈率,券商這樣的強週期股,都不用看市盈率,看看市淨率更好,還有行業地位,手上的客戶資源。

華泰現在每股淨資產12.88元,三季度定向增發了10.89億股,融資了142億,投資方是阿里、蘇寧、安信證券等機構。

這些是券商的未來。

根據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多項數據行業前列,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經營數據統計,報告期內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合計人民幣 7.58 萬億元,行業排名第一。

根據 WIND資訊數據, 公司股權主承銷金額人民幣 829.52 億元,行業排名第三。

報告期內,經證監會核准的並 購重組交易家數 8 家,行業排名第一;交易金額人民幣 704.54 億元,行業排名第一。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截至 2018 年二季度的統計,公司資產管理月均規模人民幣 9,228.48 億元,行業排名第二;主動管理資 產月均規模人民幣 2,266.81 億元,行業排名第四。根據 WIND 資訊統計數據,報告期內公司企業 ABS(資產證券化) 發行規模人民幣 370.61 億元,行業排名第一。

2017 年,華泰證券股基交易量市佔率行業第一【連續四年第一,估計2018年又是第一了】,超過 1200 萬的客戶、超過 2.7萬億元人民 幣的客戶資產,超過 600 萬的“漲樂財富通”月度活躍用戶規模和接近 1500 億元人民幣的資本中介業務規模。

按年計,熊市券商表現不好,但熊市一結束,牛市初期的龍頭就是券商股了。

延伸閱讀:華泰證券加入“阿里系”,中小券商何去何從?

隨著華泰證券(601688.SH)加入“阿里系”,騰訊早已經入股了中金公司(03908.HK),並且跟國金證券(600109.SH)等合作多年,證券行業生態未來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相比2017年公佈的發行預案,華泰證券無論是發行價,還是募集資金總額都近乎“腰斬”,發行價也遠低於2015年5月市場頂峰的港股IPO價格,這也顯得三年多過去之後,券商股有多麼弱勢。

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巨頭以大券商作為入口,未來雙方協同效應的產生,其實要取決於監管部門的推進,券商行業的分化將會進一步加劇,未來行業一旦出現復甦的話,大券商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擴大。

募資額縮水近半

8月6日晚間,華泰證券公告稱,收到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做好全省第一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公司被納入全省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名單。

江蘇省國資委控制的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集團”)計劃繼續增持華泰證券,累計增持股份比例為不低於公司發行完成後總股本的0.061%(500萬股)、不高於0.347%,截至2018年8月6日,國信集團持有華泰證券發行後股份15.18%。以上比例均含自2018年7月3日起已增持股份,國信集團自2018年7月3日起的6個月內將會繼續增持。

8月3日晚間,華泰證券發佈公告稱,非公開增發10.89億股,發行價格為13.05元/股,募資總金額142.08億元。認購對象包括,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24.SZ)、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信瑞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

券商龍頭華泰證券:互聯網巨頭佈局大券商優勢盡顯

2017年11月24日,華泰證券調整發行方案中的募集資金數量及用途,具體表述如下:“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255.1億元(含人民幣255.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由此可見相比去年的預案,華泰證券的募集資金總額縮水近半。另一方面,“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為13.05元/股,為發行期首日前2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的90%。”此前,255.1億元的非公開發行總額,對應10.89億股,也就是每股發行價曾經計劃在23.43元,發行結果每股整整縮水了10元,也遠低於2015年港股IPO的價格24.8港元。

此前,海通證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都公佈了相應的融資計劃,不過目前這些券商的交易股價,都低於其融資預案的價格,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的股價,甚至依然處於“破淨”的狀態當中。

對此,深圳某知名券商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泰證券募集資金“縮水”跟市場走勢關係很大,而且現在非公開增發要按照市價“打折”發行,預計未來其他券商都會可能有類似情況;目前部分券商股價已經“破淨”,對國企來說,如果要增發的話,增發價要在淨資產以上,“破淨”是無法做增發的,真要做的話,估計要等市場回暖了。

“在完成非公開發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基礎上,公司將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適當引入新的戰略股東代表擔任公司董事,構建結構多元、優勢互補的董事會”,華泰證券8月6日晚間的公告中也稱。

互聯網巨頭佈局大券商,業務協作仍需監管推進

“公司的業務結構不會因本次非公開發行發生重大改變,”華泰證券公告稱。而蘇寧易購則稱:“雙方在智慧零售能力構建上有較強的協同性”。華泰證券8月6日逆市漲1.46%,報收14.64元,這個漲幅遠不如2017年9月21日,中金公司一天暴漲18%。

在2017年的經紀業務排名,華泰證券以7.5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而第二名的中信證券不足5%,華泰證券遙遙領先,這次加入“阿里系”之後,經紀業務會否“如虎添翼”?

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投資認購華泰證券非公開發行股份,雙方將以資本為紐帶,進一步推動戰略業務合作,蘇寧易購和華泰證券將依託各自的產業優勢,在零售客戶的營銷及服務、金融產品發行銷售、資管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等方面展開全方位金融服務合作,有利於進一步提升蘇寧易購的金融服務能力;蘇寧易購也將結合自身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領域的優勢,與華泰證券開展深度的技術服務合作,強化面向用戶的核心服務能力構建。

從2017年9月騰訊入股中金公司持股5%,到現在阿里入股華泰證券持股3.25%,蘇寧易購持股3.15%,互聯網巨頭佈局金融行業,從過去以中小券商為目標,到今天的入股大券商,發生了一定變化。

廣州某知名券商非銀行業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騰訊入股中金公司,阿里入股華泰證券,預示在牌照管理日漸嚴格背景下,互聯網巨頭產業卡位、流量兌現採取入股頭部券商的方式,而牌照新設或控股中小券商的預期落空。在行業低迷時期,頭部券商的反卡位,將在未來行業復甦中凸顯優勢。中金公司是高端客戶領域的優勢突出,華泰證券是整體經紀份額的龍頭地位比較穩固,兩大券商各有特色,互聯網巨頭參股也是青睞有競爭優勢的龍頭公司。

上述深圳知名券商高管認為,互聯網公司大比例入股券商,監管部門都會事前以各種形式進行把關的。就互聯網公司來看,目前主要還是佈局的安排,由於牌照和監管的因素,顛覆性的改變依然比較難,但行業的改變是大趨勢,最終的變化速度取決於監管的態度,短期來看過分排他性的合作估計可能性不大。

2017年9月,騰訊宣佈入股中金公司後,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畢明建表示,中金很高興引入騰訊為公司戰略投資者,此次合作有助於中金以金融科技加速財富管理轉型,為客戶提供更加差異化的金融解決方案。騰訊控股總裁劉熾平表示,中金是中國一家領先的投資銀行,騰訊期望與中金在產品及服務方面進行系列合作,包括向中金提供先進的金融科技,以及引入中金在財富管理方面的能力,為用戶提供更佳的服務。

龍頭券商優勢凸顯

2018年市場走軟,成交全面萎縮的大背景下,行業數據也反映了龍頭券商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 2018 年上半年度經營數據,131家證券公司上半年 實入現營業收入1265.72億元,同比下降11.92%,實現淨利潤328.61億元,同比下滑40.53% ,其中106家公司實現盈利。

與整個行業經營數據慘淡相比,龍頭券商業績表現亮眼,如中信證券上半年淨利潤預計長增長13.38%,華泰證券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增長7.8%等,經過這次向互聯網巨頭增發後,大券商的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中銀國際非銀金融分析師王維逸認為,目前政策導向長期來看利好龍頭,將進一步提升全市場集中度,擴大龍頭優勢,龍頭券商股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價值凸顯。在行業寒冬時,龍頭券商表現出大幅領先的業績穩定性。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表示,2017年六大券商(中信、國君、海通、招商、廣發、華泰)營業收入集中度為49%,較2015年提升11個百分點;而淨利潤集中度為47%,較2015年提升12個百分點。

本人傾向於從強勢板塊選取龍頭個股,因此均是一個漲停板以上的股票,非漲停不關注。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共同進步,一起吃大肉

(免責聲明和鄭重提醒: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