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佛教文化的起源年代久远,相传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很多人都认为是在大唐时期由玄奘法师传入中国,其实不是,历史还要翻到更久远的公元67年左右,也就是大概在汉明帝时期,佛教文化就已经开始传入了中原大地。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和浸染,佛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更因为流传的时间,传播的途径,地区和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重视人类本身心灵和道德的觉悟和开拓,而我们熟悉的寺庙和尚,多以渡人渡己为己任,为世界上或者痛苦的人断尽一切烦恼,得到所谓解脱。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清代康熙年间,民间就流传着一个高僧和盗贼的故事,因意味深远,常被人津津乐道。

时年,有一伙凶悍的盗贼常在汉中府柳林镇一带肆虐,致使附近百姓苦不堪言,官府虽有心杀贼,却没能与这多达五万武艺高强的悍匪对抗,几战下来,伤亡惨重。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汉中知府心里焦灼,却怎么也想不出办法,一旁师爷门路宽广,说听闻在秦岭一带的摩天岭上,曾出现一个得道高僧,他以一手出神入化的飞镖出名,百步之内,无人能出其右。如果能到他的帮助,一定能大杀四方。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知府听完喜出望外,忙让人准备厚礼,亲自前去邀请。不好容易见到了高僧,高僧本想推脱,但是见到后行跟着的一众百姓满脸愁容,有的还有伤在身,于是心中不忍,苦于自己年事已高,只得选派一个做事稳当的弟子下山随众人剿匪。

老和尚座下有两个得意弟子,都是深得他真传,但是两人性格迥异,做事风格各不相同,于是老和尚让人取来一个稻草做成的假人当做靶心,一人分发了两只飞镖。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大徒弟二话不说,双手用力一挥,两只飞镖稳稳插中稻草人的喉咙心口两处要害,赢得众人一阵惊呼。而小徒弟却不紧不慢,两镖直接击中稻草人的手脚两腕,引得围观百姓一顿哄笑,小徒弟也不懊恼,依旧脸色平静的站回老和尚身后。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老和尚呵呵发笑,把官府文书递到了小徒弟面前。不仅众人不解,连大徒弟也是目瞪口呆,脸上满是不服和疑惑。

老和尚拍了拍大徒弟肩膀,温和地说道:“出家人慈悲为怀,盗贼虽然凶悍无匹,也分主从惯新,一刀杀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只管捉拿,是杀是囚由官府定夺。生命宝贵,只为逞一时之勇,把罪不至死的人杀了,太残忍了,也是徒增杀孽罢了。”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大徒弟听完,反驳道:“可我分明射得比他准啊?”

老和尚哈哈大笑,道:“你师弟的镖靶看似射得不准,其实他心里却是准的,因为他常怀仁慈之心,所以懂得分寸,渡人渡己,他的手下留情,是生的余地和改过自新的机会留给了他人。”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一席话说完,大徒弟才恍然大悟,忙低身赔罪,一旁众人也是听得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事被混在百姓中的盗贼返回柳林镇贼窟一说,特别是老和尚最后语重心长的那番话,让盗贼们陷入了思考,心里却萌生了阵阵感动:如果世道太平,谁愿穷凶极恶,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呢?

等到小徒弟带着官兵赶到,却见这一带几万盗贼人去楼空,有的退出江湖,有的投案自首,有的却跑到摩天岭老和尚跟前亲自谢罪,自此拜入空门。

其实老和尚的一句“渡人渡己”,其实也正是佛教文化中常常听到的佛理,只是说出的时间和处境不同,收获的结果也不同。像这兵不刃血的消弭了战祸,也是无形中度化了很多人。

老和尚几句话,劝散了50000多人的盗贼团伙,解救全镇百姓,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