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點,90%的寶媽都會掉進的保險圈套,你中招了嗎?


大盤點,90%的寶媽都會掉進的保險圈套,你中招了嗎?



國內看病的流程,相信大家都清楚,在看病之前,向醫院交代有否醫保,有否商保是非常關鍵的,這關乎病人錢包。(本文不推銷保險)

關於保險,最尷尬的還是花冤枉錢。國內掉進保險坑裡的人,還真不算少數。

所以今天再開個小灶~來普及一下基本的保險常識,這樣各位家長在看產品或者是提問的時候也會更有針對性些。

大公司理賠快?小公司產品不靠譜?

(這裡不給任何保險公司打廣告)

提問最多的還是這類問題——哪家保險公司好?某個產品好不好?這個產品我能不能買?

這樣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回答的。保險在中國算是一個壟斷行業,雖然保險公司的數量很多,但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大概只有七八家,因為他們廣告做的較多。


大盤點,90%的寶媽都會掉進的保險圈套,你中招了嗎?


其他的保險公司,幾乎不做廣告,業務員也較少。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很多人覺知名度高的那幾家才是大公司,才可以買,其它小公司都不靠譜。

保險公司的大小跟它的賠付,包括它好不好沒有任何關係。

別瞎花錢,挑選保險前先定位家庭角色

銷售導向的世界裡,難免會有許多吹噓成分。首先大家不能啥都不想,有人給你推薦一產品,因為信任,二話不說就簽字,那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定位家庭角色:家庭經濟支柱、非支柱、孩子雙方的老人父母,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範圍。

其次,整體的家庭保險預算不能超過稅後總收入的百分之十,這10%只能購買純保障型的產品,而不是亂七八糟的什麼萬能、理財之類的。

一個家庭百分之十的保險預算去買保險,每一個人都要把保障買足。這裡的“買足”是指額度都達到相當高的程度,指出了事錢要夠用。苦口婆心強調一句:重疾買個十萬二十萬的保額,出了事是起不到啥作用的。


大盤點,90%的寶媽都會掉進的保險圈套,你中招了嗎?


第三步,做保障計劃優先保障賺錢最多的那個人,誰賺錢最多誰就對於家庭的責任是最重大的,因為一旦他出了問題,其他的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將受到重創。

家庭經濟支柱,它的保障是要最全的,花在他身上的預算自然也要最多。

具體比例要看總預算,後面的課程我會詳細講解。

然後大家最關心的孩子,其實給孩子買保險,記住要量力而行。如果預算充足,可以去給他選擇一個終身的、保障豐富一些的產品。

但如果預算緊張,連大人都買不足,也就不要在孩子身上花過多的錢。你可以先把他健健康康的保障到成年,長大了有大把機會再去補。我就遇到過一個媽媽,年收入只有10萬元,每年花1.5萬元給孩子孩子買保險。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家中有突發情況,經濟方面會異常吃力。

總結一句:父母健康、有收入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在風險面前,哪些是大雞肋?

一個人最大的風險是什麼?無非是身故、疾病。

我們在梳理成員的風險時,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

大家經常會覺得,怕死就買高額的意外險,萬一意外身故了,我還有一大筆錢留給家人。但大家可以翻翻數據,意外只佔身故的百分之三不到,也就是說單純用意外險來覆蓋身故風險,是不可能的。最靠譜的還是要拿定期壽險保障。定期壽險是隻要身故就都賠償,不論是病死還是意外身亡。

第二個是健康問題,大人健康才能更好的賺錢。看病花錢方方面面:看門診是一類,花個幾千塊錢的小病又是一類,還有花幾萬幾十萬那種大病,甚至各種交通費用、打點關係都要算在看病範疇裡面。

一般家庭,疾病的花費超出十萬,已經難以負荷,因病返貧一點都不誇張,這種情況必須注意完善保障。


大盤點,90%的寶媽都會掉進的保險圈套,你中招了嗎?


孩子抵抗力弱,要不要買門診險?

幾千塊錢的小病和門診,實際上根本就沒必要拿保險來保障,因為這個錢大家都能出的起。保險解決的是發生幾率小,但是帶來的經濟損失大,導致家庭無法去承受的問題。這才去以小搏大的買保險,這樣的保險才能最大作用發揮價值。

不能合理配置的結果是什麼?有不少寶媽每年的收入本來也就十幾萬,每年花五千買個萬能險,順帶個附加的個重疾保障,保額只有十萬...


大盤點,90%的寶媽都會掉進的保險圈套,你中招了嗎?


這錢花得真是冤枉了,這萬能險實際收益,你算過嗎?真的這個出了大事這賠的十萬夠用嗎?所以這種保險就比較雞肋。花的錢比較多,但是在真正出事的時候又賠不到足夠的錢,這就是一個買保險時典型的負面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