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偶像新熱潮下的天娛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在華語偶像大潮下,天娛將如何調整佈局,下一個“華晨宇”會在哪?

三個月兩次熱搜,一大批流量小鮮肉都不及華晨宇經紀人王桂紅女士的熱度。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今天,網絡曝光了一張王桂紅朋友圈動態的截圖,她寫道:“感謝這麼(多)年來總是幫助我的那些合作者,客戶,媒體,同事,他們常常成全我的工作。微笑著面對明天吧。”頗有離別氣氛的文字一經曝光,便引發了其與華晨宇是否正式分道揚鑣的廣泛討論。

可能是迫於輿論的壓力,就在#華晨宇經紀人#的話題高掛熱搜榜半天后,王桂紅就此事向新浪娛樂進行了闢謠,表示其由於工作忙碌,只是在朋友圈抒發感想,並沒有想過要辭職。儘管如此,其避重就輕的回覆,仍未就與華晨宇工作關係的狀態做出明確回應。

其實,關於王桂紅與華晨宇“分道揚鑣”的輿論近期就一直沒有停過。兩個月前,#華晨宇經紀人#便首次登上熱搜。在該事件不斷髮酵前,花花的粉絲曾多次聲討團隊的工作失誤,安排諸多不合理的行程損害了華晨宇的健康,作為經紀人的她對此也進行回應稱,藝人的檔期密集其實很正常。不過隨後,一份疑似王桂紅抱怨華晨宇不注意身體,故意給團隊找麻煩,甚至表態花花自己心思不正,粉絲是在“養虎為患”的錄音內容,引起了粉絲的眾怒。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不過華晨宇的經紀公司天娛傳媒隨即發聲平息,稱不法分子假冒記者身份聯繫華晨宇團隊,虛構了聊天記錄。只是“出事”先護經紀人,粉絲對於天娛的官方聲明仍心存不滿。

佈局影視與“音樂王牌”的下一步

天娛近兩年業務重心偏向影視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2017年,在龍丹妮、馬昊離開天娛另起爐灶後,天娛傳媒總經理由湖南廣播電視臺節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肖寧接任。十幾年前掀起韓劇狂潮的《大長今》,正是由其促成引進。在她任職之後,天娛整體發展方向即開始向影視側重,內部架構也發生改變。原先公司的兩個核心板塊“天娛音樂”和“天娛影視”合併,統一更名“藝人管理中心”,旗下大部分藝人也都開始朝影視方面發展。

粉絲對天娛的詬病也逐漸開始集中在公司沒有為華晨宇在音樂業務上配備應有的資源。最重要的“體現”便是粉絲認為,今年以首位90後歌手身份在鳥巢舉辦演唱會的華晨宇從公司得到的宣傳資源非常少,在他們看來,偶像自帶超高流量而實現的超高上座率不應該是公司不需要為藝人宣傳的藉口。反而為天娛創造巨大價值的華晨宇應該配得上公司最多的支持。

根據快樂購此前發佈的《關於上海天娛傳媒有限公司業績真實性專項核查報告》顯示,天娛2017年的藝人經紀業務收入為2.57億。其中某藝人為公司創收9000多萬,而根據天娛旗下現有藝人的量級,這位在2017年一年為天娛傳媒帶來9114.13萬收入的藝人就是華晨宇無疑。而這一數字計劃佔了公司總收入的一半。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7年華晨宇參與了包括個人演唱會“火星演唱會”在內的商業演出約20場,拿下包括雅詩蘭黛、六神等5家品牌商代言,擔任常駐嘉賓及飛行嘉賓的綜藝節目約5檔,包括《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天籟之戰第二季》、《明日之子》、《挑戰者聯盟》、《旅途的花樣》等等。

除了去年事業進階產生大額收入的華晨宇,天娛傳媒的主要創收藝人是歐豪、陳翔、姜潮、於朦朧,而這四位藝人基本是影視路線為主,輔以綜藝、商務和商演。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晨宇離開天娛獨立發展的傳聞便沒有停過。今年8月份,就有粉絲髮現,華晨宇取關了天娛傳媒的官方賬號。而在之前的一個月,微博賬號“HUAHUA-LOOK”還在粉絲的懷疑聲中,甚至被華晨宇超話主持人拉黑的無奈下,終於“藍V”認證了:華晨宇工作室官方微博。

目前,已經與天娛簽約第五年的華晨宇,“出走”已不是新鮮事,流量藝人把經紀業務放在自己手裡已經成為趨勢。鹿晗、吳亦凡、黃子韜、李宇春、張傑等等明星歌手目前均以個人工作室的形式在獨立發展。

天娛調頭入局偶像熱潮?

2018年對於天娛來說顯然是頗為關鍵的一年。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掀起的“偶像熱潮”給天娛這樣的傳統公司帶來了極大的市場化衝擊,天娛近兩年側重的影視行業也在“稅務風波”後,正在經歷發展“寒潮”。對於曾經締造了《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並推出多位偶像明星的天娛來說,其傳統優勢已經不再,天娛的品牌影響力較前幾年有了一定下降。重新調整“航向”也的確該提上日程了。

目前,擺在天娛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在如今影視改革的大舉之年,仍利用自身背靠湖南衛視的優勢,優先佈局影視,向全產業鏈發展;要麼在已經落後的“偶像市場”,奮起直追,爭取趕上這股熱潮。但無論是哪種選擇,對於目前的天娛來說,都不是易事。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近日,天娛傳媒發佈“CO招募令”,開始了新一輪全球招募音樂及影視新人偶像的項目。不過能搶到多少優質的新人資源,就要看天娛之後的調整能力了。拋開騰訊和愛奇藝這樣的大平臺不談,目前各大偶像經紀公司都在紛紛佈局自己的藝人儲備。在《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以及更多偶像綜藝頻繁出現的市場環境下,更多的勢力也將層出不窮。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實際上就連各大影視公司,在今年也都在紛紛發佈練習生招募公告,其中擁有楊冪、劉愷威、迪麗熱巴等藝人的嘉行傳媒發佈了自己的“A+計劃”,楊洋、宋茜的經紀公司悅凱娛樂聯手吳秀波、海清、張天愛的經紀公司喜天影視發佈了“創星力量”,芒果娛樂也發佈了“2018芒果偶像養成計劃”,以儘快儲備綜藝、影視等各方面的後生力量。

儘管國家廣電總局於近日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將嚴格控制偶像養成節目。但華語偶像是音娛產業的行業大趨勢,如何締造新一代年輕人的超級偶像,更是成為當下大部分娛樂公司佈局的戰略級版圖之一。

作為曾經綜藝造星的先行者、偶像選秀的先頭部隊,要想在新勢力不斷湧現的當下,在各路力量的夾擊中,重新在偶像市場站穩腳跟,天娛要做的事顯然還有很多。

郵箱:[email protected]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华语偶像新热潮下的天娱

商業 | 《創造101》落幕背後,是中國正在拉響的練習生招募大潮

“偶像”產業在今年能有多少突破,仍需要時間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