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在必需和有毒之間

硒——在必需和有毒之間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富硒”食品、保健品,據稱是“抑制腫瘤之王”、“抗癌極品”,那麼硒究竟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神嗎?

1935年,醫學界發現在黑龍江克山縣盛行一種地方性心肌病,病因不明,將之命名為克山病。該病在其他地方也有發現,但以克山縣最為嚴重,例如,1941年冬,克山病在克山縣城北12個村莊爆發,死亡達216人。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劉東生院士和幾位研究地球化學、土壤學的研究人員被下放到克山縣研究克山病。經調查病區的水土,他們認為病因是由於當地水土缺硒引起的。通過在飲食中補充硒,克山病在克山縣已經消失了,自1982年起至今未再發生過。

通過對世界其他地方的調查也發現,凡是體內硒的含量偏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就高,反之則低,特別是對男性更是如此。硒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是谷胱苷肽過氧化物酶的成分。這種酶的作用是把體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氫轉化成水。過氧化氫是一種活躍的氧化劑,在過氧化物酶由於缺乏硒而不能發揮正常作用時,體內會累積過氧化氫,從而氧化和損害身體組織。

因此我們的飲食不能缺乏硒。美國醫學科學院建議每天從飲食中攝入的硒的量為55微克。富含硒的食品包括海產、堅果、肉類等。人們從日常飲食攝入的硒含量大約為平均每天100微克。如果日常飲食不均衡,或者所在地區的水土缺硒,那麼可以考慮口服含硒藥片(例如亞硒酸鈉)適當地補充硒。然而,硒同時也是一種有毒元素,攝入過量會引起中毒,導致脫髮、肝損傷、腸胃疾病、神經系統異常等等。美國醫學科學院認為,硒的最低中毒量為每天900微克,每天從飲食和藥片中攝入的硒的含量若不超過400微克是安全的。

近年來,補充硒是否能預防癌症的問題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較著名的一個臨床試驗是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克拉克等人做的。他們對1312人進行了雙盲對照試驗,讓一半的人每天口服200微克硒,另一半人口服安慰劑。這個試驗的目的是要看看硒是否能夠減少皮膚癌的發生。1996年,克拉克等人對截止到1993年12月,平均持續6.4年的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結果令人失望,服硒並不能減少皮膚癌的發病率。但是,他們注意到,服硒組其他癌症(包括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和肺癌)的發生率卻意外地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這個意外的結果似乎很有價值。然而,2002年,他們對平均持續7.9年的試驗結果再次進行了分析,結果又出現了變化,未能再發現服硒組的肺癌、結腸直腸癌發病率降低,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雖然降低了,也僅限於那些血液中硒的含量最低的人。顯然,這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才能得出結論。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在2003年啟動了一項臨床試驗,研究硒、維生素E與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關係。該研究本來計劃進行12年,但在進行了7年後決定終止,因為已發現不論是單獨服用硒、維生素E還是兩者合用,都不能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此外,中國有兩項臨床試驗表明,服硒可以減少營養不良的人群中肝癌和胃癌的發病率。

這些研究結果如果最終得到證實,也不過說明,如果人體缺乏硒,會導致某些癌症的發病率增加,因此適當補充硒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然而,這並不能說明服硒能夠治療癌症。一旦癌症已經發生,再來補充硒就已經太遲了。好比說,定期更換機油可以減少汽車拋錨的發生率,然而汽車一旦拋錨,再來更換機油是無濟於事的。生產、銷售“富硒”保健品的廠商有意混淆預防癌症和治療癌症的區別,把服硒可能預防癌症篡改成抑制、治療癌症,向癌症患者推銷,乃是一種欺詐行為。癌症患者如果聽信其宣傳,盲目地大劑量服用硒,更有中毒的危險。

即使就補充硒是否能夠預防某種癌症這一點而言,目前還缺乏確鑿的證據,沒有定論。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只允許在銷售硒產品時,在標籤上使用以下兩種說法:“硒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有些科學證據表明攝入硒可能降低某些類型的癌症的風險。但是,FDA認定,該證據是有限的,並非定論。”“硒可能在體內產生抗癌效果。有些科學證據表明攝入硒可能在體內產生抗癌效果。但是,FDA認定,該證據是有限的,並非定論。”目前國內市場上許多保健品都是從美國傳入的,美國這一套嚴密的標註方法更應該傳入。

(收入《科舟求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