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善達:去槓桿可從深入增值稅留抵稅款改革入手

许善达:去杠杆可从深入增值税留抵税款改革入手

新京報訊(記者顧志娟)11月13日,在《財經》2019年會上,聯辦財經研究院的院長、國稅總局前副局長許善達表示,去槓桿是要長期做的一件事,可以從深入增值稅留抵稅款改革來推進去槓桿。

許善達表示,我國直接融資比重低,間接融資比重高,間接融資比重高也就是槓桿率高。調查數據顯示,有的企業息前利潤率相對不錯,但因為借債太多,交完利息基本上就是零利潤。所以,去槓桿還是要長期堅持的。

關於去槓桿的方式,許善達提出,債轉股是其中的一個手段,但是也不能迷信債轉股,因為對於銀行來說,如果企業破產,銀行將承擔資產損失,銀行不能把自己的風險完全轉嫁。

許善達認為,債轉股代表的方向是減輕債務,除此之外應該有一個新的方向,即補充資本金。他提出幾個措施,第一是繼續推進增值稅留抵稅款有關改革。今年3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決定,對部分行業增值稅留抵稅額予以退還。留抵,即當企業的銷項稅小於進項稅時,就不交稅,其中未抵扣完的進項稅可以留到下期繼續抵扣。納稅人在銷項稅額中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即為“留抵稅款”。

許善達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營改增以後,企業在投資中所承擔留抵的比重增長較快。購買設備的進項稅都相當於預交的稅款,要等到能夠生產出產品、有了銷項以後再來對沖。在對沖之前,企業就要去借債,要承擔這部分的融資成本,相當於也提高了資產負債。2018年我國已經拿出1000多億財政資源,將很多企業原來積存的留抵稅款改為退稅,得到這筆資產的企業就可以降低融資的規模,資產負債率也就可以降低。所以,這項改革繼續深入推進的話,可以在降低槓桿率上發揮很重要作用。

許善達提出的第二個措施是優化資本佈局,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現在很多國有資本沉浸在一些不一定要國有資本去做的領域,但有些只有國有資本才能進行的領域,國有資本的資本金又嚴重不足,於是導致了借債,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上升。因此,需要將一部分國有資本退出那些並非一定需要國資的領域,補充到國有資本一定要做、但資本金又不足的行業、領域。民營企業也一樣需要調整資本佈局,應該退出與主業發展關聯度不大的領域,將融資集中在主業。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