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的核動力巡洋艦時代:美國核動力巡洋艦的絕唱“弗吉尼亞”級


隨著"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研製成功和陸續服役,美國海軍僅有的3艘核動力巡洋艦已無法滿足需要。為此,美國海軍提出了發展"加利福尼亞"級和"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的計劃。

"弗吉尼亞"級共建造4艘,分別為"弗吉尼亞"號、"得克薩斯"號、"密西西比"號和"阿肯色"號。其首艦"弗吉尼亞"號於1972年開工,1974年下水,1976年9月服役。

“弗吉尼亞”級是美國海軍第四級核動力巡洋艦,也是迄今最後一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由此成為美國海軍核動力巡洋艦的"絕唱"。

該級艦的主要任務是與核動力航母一起組成強大的特混編隊,在危機發生時迅速開赴指定海域,為航母編隊提供遠程防空、反潛和反艦保護。

同時也為兩棲作戰提供支援第一艘全綜合指揮與可控制的導彈巡洋艦,具有獨立或協同其它艦艇對付空中、水下和水面威脅的作戰能力,可在全球範圍內執行各種作戰任務。

該級艦為高幹舷平甲板型,全艦呈細長形狀,艦首部也較長,尾部則為凸式方尾。它的上層建築分為首尾兩部份,中間由一甲板室相連。首部為橋樓甲板,上方為一錐型塔桅,內有電子設備。

艦橋設在艦長室前面,靠近作戰情報指揮中心,便於艦長由其住艙直達艦橋。艦尾部末端為直升機飛行甲板,甲板下方艦體內建有機庫。機庫採用套筒式機庫蓋,是美國海軍戰後第一艘採用艦體機庫的巡洋艦。

該級艦各個方面的設計都從自動化考慮,比"加利福尼亞"級減少艦員100人左右。它還著重考慮了全艦的居住性,其生活條件較為舒適,有利於艦員在海上長期生活,執行作戰任務。

該級艦裝備了美國海軍當時先進的綜合指控系統和武器系統,而且在建造時就考慮了今後的改裝需要,在艦體尺寸等方面都留有餘地。

自從八十年代以來,該級艦先後進行了幾次改裝,不但防空、反潛能力大幅提高,而且還首次具備了對地攻擊能力,大大提高了該級艦執行任務的靈活性。

輕載排水量8623噸,滿載排水量11300噸;艦長178.3米,寬19.2米,吃水9.6米;2座通用D2G型壓水冷卻反應堆,2座蒸汽輪機;最高航速30節。

2座Mk45型127毫米炮,2座“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2座雙聯MK26型雙臂導彈發射裝置,裝備標準Ⅱ型艦空導彈44枚,阿斯洛克反潛導彈24枚。

2座四聯裝MK44型箱式“戰斧”巡航導彈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MK-32型反潛魚雷發射管;1架直升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