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違法軟文廣告影響惡劣 專家建議建立網絡媒體失信黑名單

今年初,一篇題為《老倪祖三貼效果騙局大揭秘!你看後還敢用嗎?》的文章出現在一家新聞資訊網站上。該文以“老倪祖三貼效果騙局大揭秘”為噱頭吸引讀者關注,隨後話鋒一轉,開始宣稱“其強大的功效,是廣大頸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並冠之以“祖傳秘方”的名頭,文末還留有“老倪全國總代理,微商金牌導師”的聯繫方式。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從事軟文代寫代發的個人和商家,明碼標價為違法廣告的發佈提供方便,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地下產業鏈

違法廣告瞞天過海:假新聞,真營銷

根據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記者調查發現,老倪祖三貼的生產批號為保健用品批號,該軟文廣告涉嫌違法。

記者發現,老倪祖三貼在多個媒體均投放類似廣告。某大型門戶網站自媒體賬號就曾登載一篇題為《老倪祖三貼(老倪膏藥)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還敢再用嗎?》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傳該產品,並將“老倪招商”的微信號置於插圖內。

除此之外,在網絡資訊媒體中,以軟文形式發佈賭博網站、代孕服務等違法廣告屢見不鮮。

記者發現,不少違法廣告混雜在新聞資訊中,很容易讓讀者以為是真實的新聞信息。以

新聞作外衣——正文開始宣傳——文末留聯繫方式,這幾乎成為此類廣告的普遍套路。

軟文代發一條龍,價格每條几元至幾十元

記者上網搜索發現,不少QQ群打著“軟文代寫代發”的名義,做著發佈違法廣告生意。

記者隨機選取幾名中介詢價,發現軟文發佈價格與新聞資訊網站的知名度相關,以網站名義發佈的每篇軟文價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間。而以自媒體賬號名義發佈的軟文,每篇軟文的價格甚至可低至5元。

記者嘗試寫成一篇900字的假藥“新聞”發給中介,表示想宣傳一下。文中虛構了一款“祖傳秘方”,並在文末以圖片形式留下個人微信號。中介得知產品沒有任何生產批號後,僅表示“新聞不要編得太離譜就行”。

網絡違法軟文廣告影響惡劣 專家建議建立網絡媒體失信黑名單

新華社發

記者諮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對於帶聯繫方式的醫療類軟文,自媒體平臺審核較嚴,往往會屏蔽鏈接,而網站則寬鬆很多。“網站容易被搜索平臺識別,很多客戶都會選擇‘1000元70家網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選擇套餐可以形成巨大聲勢,有利於產品銷售。當記者詢問文章是否會被刪除時,對方稱“文章都是網站內部的人發的,除非被投訴,否則不會被刪”。

不少軟文代發機構還提供軟文代寫服務,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當日出稿,價格從每千字100元到幾千元不等,不少號稱“高質量,高速度,保安全”。

建議建立網絡媒體失信黑名單 加大監管力度

龐大的軟文市場為違法廣告發布提供便捷,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日前,一則出現在多個網媒上的彩票“新聞”《95後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萬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網站的聯繫方式,不少彩民上當受騙。

專家建議,網絡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失信網絡媒體的曝光、處罰和問責

福建君宇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燦良則表示,應由網絡監管部門建立網絡媒體失信黑名單,將以軟文形式發佈違法廣告的媒體列入名單,定期向社會公佈,並給予相應處罰。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已明確規定,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然而從目前情況看,一些新聞資訊網站並未真正落實相關規定。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認為,網絡媒體要提高甄別真假信息的能力,對於被投訴和曝光的案例和相關責任人要嚴肅查處。

同時,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稿件過濾效率。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董天策認為,傳統敏感詞屏蔽的模式較為單一,存在漏洞。可以通過數據積累和學習能力的迭代升級,建立多維度的稿件篩選機制。

來源 | 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