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醉朝陽,凌塔白酒實為天下好酒

翻開歷史的卷軸,酒本帶你走進凌塔白酒的世界。

遼寧省朝陽市是“孔子鳥”的故鄉、素有“三燕古都”之稱,釀酒歷史追古溯源已有幾百年。凌塔白酒產自遼寧省朝陽市,為純糧固態發酵酒,屬清香型麩曲白酒。酒液澄清透明,無色晶亮,酒香清雅馨逸,酒質醇厚純正,入口綿甜柔和,餘味爽淨悠長,飲後絕不上頭。

凌塔牌凌塔白酒於1980年,被評為遼寧省優質產品。1984年不僅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盃獎,而且在中國第四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章。1988年在第五屆評酒蟬聯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章,聲譽及評價均高。

凌塔白酒的由來

朝陽釀酒歷史較久,這個城鎮的興起是由“燒鍋”發展起來的。

據《朝陽縣誌》載:“燒鍋,直魯人之北來者,皆事耕種,不諳經營。朝境之初,有商業,自晉人始。晉人悉知蒙族無貴賤,皆嗜酒。邊塞所產高粱、莜麥廉價,且多。俗傳先有‘三泰號’晉人燒鍋,後有喇嘛廟。由是直魯人之營商者,亦相繼而起。自有燒鍋之後,臺吉之平地、山荒始有轉兌,於漢族之舉,是燒鍋與香火會二事於遺蹟中國一最有價值者也。”

清代順治年間(1644-1661)建成“三泰號燒鍋”釀製燒酒。

宣統年間(1909-1911)“燒鍋本城有七家,外鎮尚有四十餘家,每日每家能燒酒五百餘斤,每年共出酒約八百餘萬斤,均銷本地”。

1952年在老燒鍋舊址建成朝陽油酒廠,1959年又改為朝陽食品化工廠,1965年更為現廠名。

1959年投產此酒,因酒廠地處鳳凰山下、大淩河畔,山上又有遼代古寺“凌霄塔”,故命名為凌塔白酒。

凌塔白酒的傳說

塞外朝陽曾是三燕古都,歷史上又名柳城、龍城,向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之說。後又有了“康熙醉朝陽”的民間故事。

傳說清康熙37年間,太平盛世,歌舞昇平。康熙帝回鄉祭祖,途中聽聞三燕古都龍城人傑地靈,唐遼古塔彪炳史冊,佑順古寺香火旺盛,便傳旨繞路取道龍城。這一日,時近午時,康熙帝一行人來到東城門外,早有打前站的巡官和本地大小官員躬身迎駕。康熙帝雖是馬上皇帝,但一路上鞍馬勞頓也讓他疲憊倦怠,正仰臥於轎中。

這時,恰逢一陣輕風吹過,轎簾輕啟,和風中夾帶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濃郁醇香,這康熙帝不覺神清氣爽,一下子坐了起來,顧左右道:“眾愛卿暫且免禮。適才朕聞到有一股醉人的酒香,令朕心怡,不知這香氣從何而來?”地方官忙跪到在地:“啟稟皇上,這是全城聞名的曹家老燒鍋傳出的酒香”。

康熙帝喝膩了京城御酒,一聽說這塞外之地竟有醇香老酒,頓時來了興趣,欲一品塞外老酒。康熙帝雖貴為天子,但也曾南征北戰,性情豪爽,善飲烈酒,竟一口氣喝下八大碗。悠然自得,不知不覺醉倒了,一覺睡到日落西山,醒來後問隨從:“此酒何人所釀?”隨從道:“乃山西太古人氏曹幫彥十四代孫曹三喜所釀之三泰號凌塔酒。”

康熙帝聞聽龍顏大悅,道:“此酒秉鳳山之靈氣,承淩水之神韻,凝三塔之鼎盛,聚五穀之精華,可謂神品,實為天下好酒,塞外一絕。筆墨伺候。”唰唰唰筆走龍蛇寫下三個大字“三泰號”。從此“三泰號”成為御酒,流香數百年。

凌塔白酒鑑賞時刻

康熙醉朝陽,凌塔白酒實為天下好酒

90年代 53度 凌塔牌 凌塔白酒

康熙醉朝陽,凌塔白酒實為天下好酒

凌塔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