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有種說法“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其實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自古軍旅多艱險,從來為武少安閒。作為軍人更多的是付出,當兵是盡義務,從經濟上考慮,義務兵只發津貼,沒有工資待遇,的確要吃虧兩年。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兵雖然說苦,並且要付出很多,但卻是一種歷練,當過兵的人退伍走上社會後,就會覺得當兵時吃的這些苦,非常的值,不但不後悔,反而會覺得是一輩財富,受用終生。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軍營是座大熔爐,在這座大熔爐裡能得到錘鍊。從入伍之初,部隊就開始培養我們作為一名合格革命軍人的綜合素養,久而久之,就會紮根到我們思想深處,即使退伍之後,軍人素養也會成為內在品質,相伴終生。

所謂軍人素養,公認的基本內容有:誠實守信、正直勇敢、吃苦耐勞、勤於學習、工作標準高、執行力強、富有集體榮譽感等。

這些品質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為人處世、幹事創業必不可少的優秀品質。現實中很多退伍的戰友,堅守“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的誓言,讓軍人素養伴隨終生,同時受益終生。

在我國的企業家中,有許多有從軍的經歷,而且他們的成功都與從軍經歷有關。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作為中國商界的教父級企業家,柳傳志的雷厲風行有口皆碑,其經典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凸顯出了典型部隊風格。

1961—1967年,柳傳志在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學習。正是這段軍旅生涯,讓柳傳志受益終身,他曾表示“正是曾經的軍營,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在華為,有過從軍經歷的任正非經常以部隊為喻進行企業管理、戰略制定、市場開拓。“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未來的戰爭是‘班長戰爭’、華為要和美國爭奪‘上甘嶺’、沒上過戰場開過槍的人不可能做主官……”這些經典論述,無不彰顯著任正非對軍隊文化的推崇。“自己性格的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在部隊度過的,部隊讓自己養成了守規矩的好習慣。”任正非經常在公開場合這樣表露自己的心跡。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萬達的執行力在商界被視為企業標杆,追捧者數不勝數,而王健林更是在諸多公開場合聲稱,強大的執行力與他在部隊養成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直到現在,他仍然保持著部隊的作息風格,如無特殊安排,每天七點鐘就會到辦公室,工作至晚上七八點。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萬科企業制度與文化的建立,以及團隊管理的職業化,讓王石成為商界有名的“甩手大掌櫃”,而這一切與王石曾經的部隊生活有著很大的關係。他曾坦言“部隊生活的磨礪對我日後的成功有巨大價值”

報紙上、網絡上,退伍老兵英勇搶險、見義勇為的事蹟會時不時地刷屏。

在山東昌樂,一名兩歲男童從5樓墜下,老兵劉楊明從2樓一把拽住,化險為夷;在江蘇揚州,老兵陳健勇闖火場科學施救,救火行為被網友稱為“教科書式示範”……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們挺身而出,在危險面前,是英勇無畏、敢於擔當的軍人素養讓他們產生了本能反應,一往無前。

當過兵的人,你有一筆財富值得一生珍惜

一朝入伍,終生是兵;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軍人素養是贏得社會尊崇的重要因素,軍裝在身,我們每個人都應珍惜軍旅時光,立足火熱軍營努力培育軍人素養,當兵就當出個兵樣子。

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樣子就是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這四個方面既描摹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準像”,也為軍人走上社會積累了寶貴的人生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