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給有悟性的人:年存1.4萬,40年累計1億零281萬元……

突然想起劉德華的一部電影《大隻佬》

因為一直鳥的死亡,主人公看到了前世今生的因果;悲鳴地感悟到生命的無奈,所以入世還俗;隨之經歷對因果有了更深的體悟:一切不都是命中註定,而有個人的努力因素在其中;

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一種哲學亦是一個心理過程,對於因果由抗拒、企圖改變至接受的過程;告誡我們應著力於當下,以宏觀及慈愛的心看待事物;

然,只是借其想到了“悟性”一詞;

悟性是指對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是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悟性高的人,見面說話就知道你以後是個什麼狀態;或者不跟你交往,通過一些其他因素就可以判斷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的悟性是不一樣的,它由先天和後天因素共同影響,不過每個人的天賦則是天生的,其可以使人在某方面事半功倍,甚至成為才賦優異的神童;

李嘉誠說給有悟性的人:年存1.4萬,40年累計1億零281萬元……

李嘉誠常打一個比方: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並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後財富會增長為1億零281萬元;

真的如此嗎?

每年存1.4萬元,對大多數人來說,難度不大;難的是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

中國老百姓目前能選擇的投資渠道不多:房子現在是用來住的,銀行理財每年最多6%,網貸高風險高收益但最高也就15%左右,炒股號稱“八賠一平一賺”...

這麼高的收益率,基金定投能做到麼?

基金定投的本質,是攤低成本;無論高低點都有有投資進去,這麼堅持下來,總成本就會被攤低,處於一個平均水平;遇到牛市,投資收益率就可能飆升;處於熊市,由於成本攤低,也賠不到哪去;

反過來看FOF(基金中的基金);將財富投資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投資給各自領域的項目;保證財富不會縮水的同時,只要有獨角獸的項目起來,回報率也是妥妥的;

李嘉誠說給有悟性的人:年存1.4萬,40年累計1億零281萬元……

類似這種“10年10倍”的故事,在無數財富激勵段子裡經常出現:每年只需要盈利25.89254%,資金每3年就可以翻1番、每10年就可以增長到10倍;如果有10萬元本金,在30年後將成為1億元;

這裡面的奇蹟就是被愛恩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複利”;

傳說中,巴菲特50年的複合回報率接近20%;且不說他投資加槓桿等諸多細節,就算此事貨真價實,除了巴菲特之外,也很難找到類似的投資神話,這足以證明覆利故事裡,最大的困難就在於實現持續不斷的20%以上的盈利;

要知道,連續兩年利潤增速高於40%的企業不算少,連續10年內生增速高於20%的企業可不是一般地難找;

一家幾十年都要保持20%的增長,恰被擁有慧眼的你碰到的,並且投資了這家企業,而且一直持續加倉未曾撤出;這種幾率,怕是小的可以;

李嘉誠說給有悟性的人:年存1.4萬,40年累計1億零281萬元……

換位在項目的角度思考:如果自己創業,用黏土燒製瓷器賣,一年有200萬銷售收入,能賺多少錢?

租個2000平方廠房年租金12萬(稅前);黏土10萬元;一量5噸的貨車和一輛2.5升的轎車,每年汽油費4萬元;僱傭員工的支出(含工資、獎金、社保、代扣個人所得稅等)共花了110萬元;水費、電費、煤氣費、通訊費、辦公費共花了15萬元;設備維護和折舊9萬元;成本合計12+10+4+110+15+9=160萬;

一年能賺200-160 = 40萬,還不錯哎;當然不是,還要交稅:

租廠房的稅費(營業稅, 城建稅, 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約3.71萬;車船稅:0.12萬;印花稅: 0.05萬;增值稅:27.61萬;城建稅:增值稅的7%即1.93萬;教育費附加:增值稅的3%即0.83萬;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的1%即0.28萬;以上稅費合計: 34.53萬;

稅前利潤 = 200/(1+17%)-160-34.53+27.61 = 4.02萬;

企業所得稅: 4.02*25% = 1.01萬;

稅後利潤: 4.02-1.01 = 3.01萬;

個人所得稅:3.01*20% = 0.6萬;

最後到手的錢:3.01-0.6 = 2.41萬;

攤分到12個月的話,月收入是2008元;再加上每月最低社保也要一千多的話,每月可支配的收入只有幾百了;相當於全年白乾;

李嘉誠說給有悟性的人:年存1.4萬,40年累計1億零281萬元……

再回到李嘉誠的比方:如果每個人如果都這樣去做,二十年後都獲得了一千萬,請問那時的錢還是錢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