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川西高原行,第一站我們選在了海螺溝。早上8點從成都出發,穿過川西高原最長的公路隧道--泥巴山隧道,沿著大渡河兩岸,下午3點就到達了位於貢嘎雪山腳下的磨西古鎮。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摩西鎮非常小,如果不是著名的冰川海螺溝景區在此,如果不是當年中央紅軍長征路過兵駐紮此地,磨西古鎮可能只是一個川西高原上默默無名的小山村。到達摩西鎮時,正值午後,高原秋日強烈的陽光異常灼熱,曬在臉上火辣辣的,站在古鎮的山坡上,遠處的貢嘎雪山主峰依稀可見。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古鎮建在一個三面繞水環山的高臺平地上,古鎮入口分成兩條馬路。一條通往古鎮,這條路可以看到新建的“中央紅軍長征紀念館”,另一條是磨西古鎮老街石板路,路兩旁是舊城區的老建築和1918年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1935年初,中央紅軍長征路過此地,召開了著名的“磨西會議”,部署了強渡大渡河與飛奪瀘定橋的計劃。隨後,中央紅軍成功兵分兩路,一路在安順場強渡天險大渡河,一路朔江而上,成功地搶奪了瀘定橋,打開了通往川南的通道,開闢了紅軍北上抗日的通道。因此,磨西古鎮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留下來濃重的一筆。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紅軍在摩西鎮駐紮期間,當年的毛委員下榻在一座法國的教堂裡。如今,這座100多年前哥特式建築已經非常破舊了,因為它是歷史文物,曾經與中國革命和革命領袖聯繫著,所以,它就非常幸運地保留了下來,而且不斷修葺。依託這座教堂,還建起了紅軍長征紀念館,豎起了毛主席的高大塑像,此地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貢嘎雪山腳下摩西鎮,當年紅軍駐紮的地方

摩西古街的規模非常小,就100多米吧。街子裡面商家不多,所賣貨物無非是當地或四川的特產,最多的是銀器。很多商店都是夫妻店,邊加工邊售賣,十分耀眼的銀器和銀飾品琳琅滿目,花色品種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