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最近一股奇怪的風氣風靡互聯網,就是把日常我們經常喝的飲料,吃的食品都冠以“肥宅快樂”系列,這種二次元的自嘲系列突然在微博論壇火爆了起來其中我們經常吃的樂視薯片被叫做“肥宅快樂事”、維他檸檬茶被叫做“肥宅快樂茶”等等。這事兒的起源就是當時日本特別著名的動畫《蟲師》的製作人西位輝實發了一條推特,他聽說在中國一部分人將披薩叫做“肥宅快樂餅”。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但是其中最有名的還是夏天我們最喜歡的飲料——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在肥宅系列中擔任了人氣最高的“肥宅快樂水”。雖然可口可樂的營銷一直是世界第一的,但是這回也許是我們自發的一次很成功的營銷。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可口可樂誕生於1886年,藥劑師約翰.彭伯頓一次偶然的機會調配出了現在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而到了1927年,當時的中華民國,可樂就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了,當時還沒有叫做“可口可樂”,而是根據它的英文“cocacola”的音譯,翻譯成為了“蝌蚪啃蠟”。這名字現在來看一點讓人想喝的慾望都沒有,估計也是因為可樂第一次喝那奇怪的口感才翻譯出來這麼奇怪的名字。這個名字確實也沒有給可樂帶來很好的銷量。1930年代之後,可口可樂當時在英國報紙上懸賞350英鎊的獎金徵集一箇中文的新的譯名,當時在1933年抵達了英國的學者蔣彝把可CocaCola翻譯成了“信達雅”的可口可樂。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得到了這350萬英鎊的鉅款,這裡的鉅款沒有加引號,因為這在當時確實是一筆鉅款,換算到今天至少應該有幾百萬英鎊的價格。從此可樂在中國的譯名正式改為了可口可樂,這個譯名朗朗上口,而且蘊含很深的感覺。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可樂之前的聖誕老人形象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可樂之前的聖誕老人形象

可口可樂最成功的營銷方案應該就是創造了今天的聖誕老人,在可口可樂之前,由於每個地區的流傳的傳說不同,聖誕老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樣子,什麼綠帽子、沒鬍子的、穿著各異的聖誕老人比比皆是。而當時可口可樂將插畫家哈登·森德布洛姆將一個白鬍子、紅衣服的鮮活聖誕老人形象投放到了各種廣告上。從此可樂將自己的紅色定義成為了全世界代表開心、喜慶的顏色。這也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謀而合。這個聖誕老人的形象也一躍統一了世界各國對於聖誕老人的形象。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回到中國來,在1948年,可口可樂第一次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銷量超過一百萬箱,而且還只是在上海一個城市的銷量。到了1949年,由於體制的問題,可口可樂被迫退出了中國市場,而到了1978年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可口可樂第一時間殺了回來,經過複雜的談判由中糧集團引進,當時紐約時報就報道了一篇文章,可口可樂終於打進了一個比美國還要巨大的市場,那就是中國。到了1986年,可樂為了能夠更快的向全國推廣自己的產品,全款資助了當時中央臺購買的一部BBC的紀錄片,而代價就是在影片最後播放可口可樂的廣告。這是中國第一個外資企業能夠播放的廣告。確實這次賭對了,從79年到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了可口可樂不可或缺的市場,而在中國,可樂也發展出了適應中國市場的文化,很多年輕人都成為了可樂罐、瓶蓋等蒐藏的愛好者。

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

從“蝌蚪啃蠟”到“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已經融進了中國文化,一種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