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開藥難” 昆明努力讓特慢病便捷購藥之路更通暢

明年起,昆明市基本醫療保險“特殊慢性病”待遇支付將擴大至零售藥店,全市20萬特殊慢性病患者在藥店便可刷醫保買藥。這一政策的出臺,可以看作是我市有關部門針對特殊慢性病患者“開藥難”“買藥難”推出的具有重大便利的堅實舉措,其長期效應值得我們期待,其試點之路更加值得我們細心呵護。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社會進入老齡化時代,我國慢性病患者絕對人數及其在患者中的比例均出現了相當幅度的持續增長。這一客觀現實與專業醫療機構建設發展之間的矛盾,也就在相對廣泛的範圍內引發了特殊慢性病患者“開藥難”“買藥難”的集中暴發。因此,從幾年前起,業內人士就開始討論讓零售藥店適當承擔慢性病管理用藥職能,拓寬慢性病患者便捷購藥之路的可行性。通過幾年的試點,雖然一些地方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總體上,“慢病用藥進藥店”的步伐走得卻並不順暢,其核心癥結主要有兩個:其一是藥店購藥的醫保支付一直磕磕絆絆,藥店沒有盈利保障,沒有承擔慢性病管理用藥的積極性。其二則是因為慢性病醫療用藥所必需的專業性,使慢性病對零售藥店缺乏必要的信任感,這一舉措的推廣也就失去了基礎動力。

而昆明即將推出的試點工作恰恰通過對現行醫療體制的大膽改革,撬動了上述第一個癥結,讓人們看到了慢性病便捷購藥之路切實向前延展的新希望。根據政策設計,“特殊慢性病”待遇支付擴大至零售藥店後,到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購藥時可享受“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統籌基金支付待遇,支付標準與醫療機構標準相同;同時,待遇支付擴大後,參保人一次性可開到兩個月的藥量。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減少了參保人排隊購藥的次數和時間,也為廣大零售藥店拓展了相應的盈利空間,有效提升了它們銷售工作的積極性,為更加便捷的慢性病管理用藥體系最終形成打下了關鍵性、基礎性的一根樁。

當然,特慢病便捷購藥之路是一個複雜的體系,許多問題不是單靠一個部門的某項改進就能解決的。例如,上述患者對零售藥店的信任感問題,就需要通過全社會多領域長時間的醫療衛生宣傳教育,以及藥店方面在服務上的切實提高來共同培養。另外,藥店方面能不能及時消化突然到來的巨大消費人群,相關人才隊伍缺口如何補齊,硬件資金投入如何籌措,都是在未來的試點道路上可能出現,需要不斷思考、不斷突破的問題所在。

因此,對於將明年開始的特慢病藥店購藥試點,有必要即保持肯定支持的積極心態,同時也不對其產生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不切實想法。而是以穩中求進的總體思路,開放包容的務實態度,收集好、應對好試點過程可能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把試點的過程變成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改進,不斷建設的過程,以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呵護好特慢病便捷購藥之路,並最終為化解“開藥難”“買藥難”找到最優解。

【新聞多看點

好消息!明年1月起昆明特殊慢性病患者可在藥店刷醫保買藥

昆明日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