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作為一個有輕度潔癖的同學,但是我又很懶,所以日常生活需要藉助各式各樣的小家電輔助,什麼洗碗機、掃地機都是常用的產品。此前體驗過科沃斯DD35,它是一款拖掃一體的機器人,總的來說在過去的一年中對於日常的清掃需求尚能滿足,但是在智能規劃化上程度有限,而且經常被地面上的線材所絆住無力掙扎,在拖地功能表現上也一般,只能算過了一道水。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本文所要上手的就是一套掃擦組合,iRobot Roomba 970為iRobot的高端系列,是iRobot為天貓平臺專供的一款產品,相比於定位稍高的Roomba 980更具性價比優勢。此外,iRobot旗下也有專門的擦地機器人 Braava 系列,而非提供掃拖二合一產品,這也是因為iRobot堅持掃擦分離的理念。本文所要上手的擦地機器人是白色的iRobot Braava 381,它相較於黑色的Braava 380只有顏色上的不同,和在售的iRobot Braava 380T相比,少了一個充電底座,其他的功能和性能一致。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本文測評重點關注的就是iRobot Roomba 970+ Braava 381 掃擦組合的外觀設計、主打功能以及場景表現。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首先是產品開箱,因為iRobot Roomba 970+ Braava 381 一共是兩個產品,所以我們先看掃地機。

一、iRobot Roomba 970 產品開箱

iRobot Roomba 970採用了的白色的裝包裝風格,正面印有產品的樣圖,簡約大方。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的背面則是產品的使用簡介。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開箱需要從頂部著手,一打開iRobot Roomba 970就直接映入眼簾。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全家福】:可以看到iRobot Roomba 970除了掃地機外,還標配了一個虛擬牆(兩節5號電池)、充電底座(電源線)、備用邊刷、備用濾網以及產品說明書等。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二、iRobotBraava 381產品開箱

接下來是iRobotBraava 381 的產品開箱,同樣採用了簡約包裝設計。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不過相比於iRobot Roomba 970,iRobotBraava 381多了一層覆蓋的紙殼加以保護。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全家福】:iRobotBraava 381的全家福相比於iRobot Roomba 970要豐富了些,同樣標配了虛擬牆(兩節電池)、電源線(無底座)、乾溼抹布各一、溼拖套件,以及產品保修卡說明書等。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一、iRobot Roomba 970 外觀設計

iRobot Roomba 970 採用了比較普適性的圓形設計,邊角圓潤,機器的尺寸控制在了350mm(直徑)/91mm(高度),整機重量3.9kg。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前部為防撞的緩衝設計,可以實現自動避障,而且對於窗簾等可以鑽入的阻擋時,掃地機器人也會進去探探,從而保證不漏掃這些需要覆蓋的地方。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的頂部為鏡面拋光的塑料材質,同時伴有漸變紋理,在光線較好的情況下,會反射不同的顏色,顏值較為出色。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iRobot Roomba 970 的上方區域設計了一個RCON傳感器,以此探測前方障礙物,同時還能夠同充電座的傳感器相連,起到回充時的導航功能。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傳感器其下是iRobot的Logo,這裡的組件可以向上半開形成提把,便於用戶提起掃地機器人。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的按鍵操作區域位於面板上方,中部為清掃鍵(CLEAN),左側的回充鍵位(DOCK)可以讓掃地機器人自動返回充電底座,右側的定點鍵位(SPOT)可以實現定點清掃。在iRobot Roomba 970 的按鍵區域上方,還有一排隱藏式指示燈,分別涵蓋了WiFi、故障燈、電池等、集塵盒燈。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的頂面中部有一個攝像頭。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通過vSLAM™ 視覺運算處理技術,可以使掃地機器人在地圖上創建可視化地標以進行規劃清掃,讓掃地機器人能夠更加智能地識別周圍環境,掌握已經清潔的區域和尚未清潔的區域。這對於只會矇頭亂撞的其他掃地機器人而言,地圖規劃功能算是不小的優勢。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iRobot Roomba 970 的背面,可以看到相比於頂部的簡潔,掃地機器人的底部似乎要複雜了許多。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首先是在iRobot Roomba 970 的前部設計來了一個萬向輪,便於掃地機器人的轉向,左右為充電金屬觸點。最上方的兩個開孔是防跌落傳感器。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採用了右側單邊刷的構造,刷毛通過高速的旋轉將掃地機器人邊緣(如牆角)的垃圾捲到吸風口下方便於吸取。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的底部,右側設計了地板跟蹤傳感器,以此幫助機器人走直線以及實現規劃導航。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動力輪是iRobot Roomba 970 的前進方式,左右各一的動力輪可以在受壓時自動調節高低,以此較為輕鬆的穿過地板上的門檻、線纜等簡易障礙。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掃地機器人的底部吸口部分為滾刷組件,iRobot Roomba 970 沒有采用傳統的毛刷式,而是使用具有特殊紋路設計的雙滾筒膠刷。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雙滾筒膠刷可以通過高速地相向旋轉有效分解碎屑和捲入毛髮,有效降低困擾毛刷式滾刷容易纏繞毛髮的問題。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滾刷下方,設計了左右兩個黃色開關,可以用來拆卸滾刷。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拆卸過程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的集塵盒位於掃地機器人的尾部,通過半透明的外殼可以大致瞭解當前收集的垃圾量。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集成盒的拆卸需要從iRobot Roomba 970 的頂部末尾按壓。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集塵盒內側便是垃圾的入口,頂部則是出口。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打開紅色的塑料套件後,還可以看到集成盒內部有一層濾網。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濾網採用特殊材料製成,可以阻隔 99% 的直徑小至 10 微米的微塵、蟎蟲、過敏原和汙垢。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濾網之下便是真正收集垃圾的區域了,在完成了清掃之後,這裡會聚滿垃圾。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最後是iRobot Roomba 970 的充電底座,它的造型與其他競品較為類似,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充電的地方位於底部,通過接觸式的電極實現電量源源不斷的傳入iRobot Roomba 970。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充電底座的頂部也有一個RCON傳感器,可以同iRobot Roomba 970 相呼應。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Roomba 970 的充電底座上貼有產品的相關信息。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貼合充電底座後的iRobot Roomba 970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此外,iRobot Roomba 970 標配了一個虛擬牆,虛擬牆通過發射阻礙信號讓掃地機器人可以在用戶限定的範圍之內工作。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二、iRobotBraava 381外觀設計

iRobot Braava 381 的外觀設計就相對簡約,整體白色的風格方方正正,產品本身還有黑色款的Braava 380,二者僅僅是顏色上的區別,作為顏控,我自然更喜歡白色。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Braava 381 的正中的黑色區域為NorthStar™ 導航傳感器區域,可以同標配的導航盒實現導航功能。控制面板一共三個按鍵和三個指示燈,中部為電源鍵,左側為乾擦模式、右側為溼擦模式。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iRobotBraava 381的前部同樣配備了緩衝設計。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Braava 381 的底盤部分採用了兩部分組成,上方為布墊底座,下方是滾輪區域。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Braava 381採用了有浮動裝置的底盤,以實現拖地機器人的轉向。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Braava 381 也標配了溼擦的蓄水墊。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底座中部有一個可以汲水的棉芯蓋,籍此讓蓄水墊的水流出浸溼布墊,標配的組件也提供一個用以更換。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Braava 381 提供了乾擦和溼擦兩種模式的清潔布,分別對應白色和藍色。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當用戶有不同的擦地場景需求,即可對應使用。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最後是iRobotBraava 381 的NorthStar™導航盒,它並非iRobot Roomba 970 的虛擬牆,它置於屋內,可以通過發射紅外線信號到牆壁上,擦地機器人內置的傳感器會接收信號,以此感知位置,繪製室內映射圖。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同樣導航盒也採用了普通電池,畢竟對於傳感器而言,相較於充電,替換電池是最快速的解決方案。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導航盒通電之後,會同開機的iRobotBraava 381 進行配對。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Braava 381 沒有充電底座,而是一個單獨的DC接口充電組件。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充電接口位於iRobotBraava 381 動力輪的前部。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Braava 381 同樣配備了提把,不過它位於尾部。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相比於iRobot Roomba 970 ,握把組件的體積更大,便於用戶提握。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iRobot 為Roomba 970 等中高端掃地機器人搭配了APP控制功能,同時因為是天貓定製版,還加入了天貓精靈的支持,奈何我的天貓精靈還沒到貨,只能先給大家展示APP功能了。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從iRobot 官網可以下載同名的APP,初次使用會讓用戶進行註冊。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然後就是設備的初始化和家庭WiFi網絡的接入,值得注意的是WiFi網絡需為2.4GHz頻段,此外還可以對iRobot Roomba 970 進行個性化命名。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接下來需要同時長按iRobot Roomba 970 控制面上方的回充鍵位(DOCK)和定點鍵位(SPOT)兩秒,之後手機APP會通過藍牙的方式引導掃地機器人連入預設好的WiFi網絡。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下圖便是iRobot的主界面和設置界面,可以看到主界面偌大的“Clean”(清掃)鍵,設置界面則主要是些名稱修改、WiFi設置等。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針對iRobot Roomba 970 掃地的過程,iRobot也會加以記錄,包括工作區域、工作時間以及CLEAN MAP™ 清潔地圖。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用戶也可以設置清潔偏好,如清潔次數、細緻地變焦清潔模式、清潔計劃等,通過預設可以實現iRobot Roomba 970 的自動工作。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最後,比較遺憾的是iRobotBraava 381 沒能支持到APP的適配,同師也沒有自動化的操作,需要手動啟動,稍顯繁複。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一、掃地場景

終於到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場景體驗環節了,iRobotRoomba 970 掃地機器人此次搭載了自家的多重模式自動智能切換技術,號稱每秒可以對周圍環境做出超過60次決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家居環境。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脫困模式】:首先,日常的使用環境較為複雜,iRobotRoomba 970 在清潔過程中也會遇到諸多的阻礙,如下圖所示,此時掃地機器人便會採取脫困的模式避免陷入困境。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進階版Dirt Detect™ 汙垢探測模式】:iRobotRoomba 970 汙垢探測技術算的上它的黑科技了,在固定軌跡的清潔時能夠通過聲學和光學傳感器,檢測到垃圾集中的區域,從而對該區域自動進行反覆重點清潔,光學的原理大家都很好理解,聲學的原理是通過吸入汙垢的噪音大小和持續時間來加以判斷。相比於普通只能單向循環的掃地機器人要智能了不少。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如果垃圾數量實在眾多,也可以啟動iRobotRoomba 970 的SPOT(定點)清潔功能,掃地機器人會按照圓形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反覆清潔。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邊角清潔模式】:地形中的邊角往往是掃地機器人難以涉足和容易忽略的區域,iRobotRoomba 970 為此設計了邊角清潔模式。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當檢測到牆壁及傢俱邊緣時,iRobotRoomba 970會沿邊行走,通過27°邊刷高速旋轉,將隱藏在邊角的灰塵和毛髮掃入清潔主刷部分,以此清潔牆壁邊緣和角落的灰塵和汙垢。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雙模式虛擬牆】:iRobotRoomba 970 附贈了虛擬牆,一共可以發出兩種模式的屏障。首先是直線模式,劃出一道直線的虛擬牆,掃地機器人靠近便會自動返回,例如在寶寶的活動區等。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其次是圈地模式,劃出一個半圓形的虛擬牆,對該區域加以保護,如花瓶、寵物食盆等。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防纏繞模式】:iRobotRoomba 970可相向旋轉的兩個滾筒膠刷,在捲入線纜或繩子時會自動反向旋轉,從而將線纜或地毯流蘇吐出來。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因此在面對地面上的凌亂線纜的時候不用擔心iRobotRoomba 970會被纏住。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防跌落模式】:iRobot Roomba 970的底部設計了六個防跌落傳感器,因此在靠近地形邊緣時會自動回頭。我之前的掃地機器人就只有撲街的份,特別是設定了自動清掃後,如果出現了跌落騰空等問題著實會讓人煩躁。現在就沒這個煩惱了。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續航方面】:iRobotRoomba 970 配備了3300 mAh(48Wh)的鋰電池,單次充電續航長達120分鐘。對於面積較大的區域,iRobotRoomba 970 能夠在電量不足時回充,並在充電完成後返回之前所在區域,完成剩下的清掃工作,這也得益於vSLAM™ 視覺運算處理技術的地圖規劃功能,如果是其他掃地機器人,別說自動回老位置了,就算人把它放回去也只能完全重頭再來。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接下來我用iRobotRoomba 970 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清潔工作,從東圖中可以看出掃地機器人在複雜的環境中,也能夠進出自如。同時按照vSLAM™ 視覺運算處理技術所規劃的地圖回到進入障礙區的原位。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靠近牆邊的時候,iRobotRoomba 970 能夠細緻的清掃,當然真真想要實現牆角的清潔,還需要具有邊刷的那端進行再次的清掃。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經過前面的場景清理後,可以看到iRobotRoomba 970 的集塵盒內已經覆蓋了眾多的垃圾,實在是令人比較驚訝,想不到肉眼沒有太過注意的區域也能聚集如此多的灰塵。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二、擦地場景

看完掃地場景,我們來看看iRobotBraava 381的擦地場景,它一共有兩種模式:乾擦和溼擦。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因此,在清潔的軌跡上也會有所不同,乾擦模式(下左)採用的是往返式,和之前的普通的掃地機器人較為類似。溼擦模式則是模擬了人擦地時的前後推拉,清潔更加徹底。普通的二合一機器人就沒法做到這點,一般只能按照掃地機器人的行徑模式進行擦地。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乾擦模式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溼擦模式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在溼擦的時候,布墊底座中需要提前加入水分,通過中部的水分逐步浸溼到布墊上。安裝好溼擦布墊後,直接就可以將iRobotBraava 381 置於地板上,它便會按照預先設定的軌跡進行地板的清潔。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從實際的清潔效果來看還算不錯,地板上原有的汙漬都被清理乾淨了。溼擦會在地板上留下一層較薄的水跡,很快就能幹了,用戶也不用太擔心因為腳印留下新的汙漬。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經過一定區域的擦地之後,可以看到乾擦布墊和溼擦布墊上面均分佈著不同汙漬。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經過本文的測評之後,想必各位童鞋對於iRobotRoomba 970 掃地機器人和 iRobotBraava 381 擦地機器人的次旗艦掃擦組合已經有了較為詳盡的認知,文末總結一下產品的優勢和不足以供各位參考。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產品優勢】:

1.iRobot Roomba 970 和 iRobot Braava 381 採用了掃擦分離的設計,實現了工作重心的分離和完善。同時在功能上儘可能的擬人化,如往返的掃地、人字形的拖地模式,可以實現更深入的清潔。

2.iRobot Roomba 970搭載了vSLAM™ 視覺運算處理技術,相比於傳統的LDS(激光雷達導航)可以更加全面的捕捉3D環境信息,以此進行地圖規劃和定位。而iRobot Braava 381 則採用了North Star™ 導航系統,通過發射紅外線信號到牆壁上,拖地機器人內置的傳感器會加以探測,以此感知位置,繪製室內映射圖。

3.iRobot Roomba 970 的多重模式自動智能切換技術,可以對周圍環境做出決策,開啟如汙垢探測模式、防跌落模式、防纏繞模式、邊角清潔模式、越障模式、脫困模式、防碰撞模式、虛擬牆模式等功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家居環境,相比於其他掃地機器人有更具智能化的體驗,為用戶減少負擔。

4.iRobot Roomba 970配合iRobot 的手機APP,可以實現掃地功能的開關、監控、預設,其中的記錄功能和CLEAN MAP™ 清潔地圖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瞭解清潔效果。

5.實際體驗過程中,iRobot Roomba 970 對地面進行了較為有效的清潔,同時得益於多重模式自動智能切換技術,也能夠在清掃中應對各種複雜環境和邊緣垃圾。iRobot Braava 381 的人字形拖地模式可以較好的模擬人拖的狀態,對於日常的汙漬進行更為有效的清潔。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產品不足】:

1.iRobotRoomba 970 的APP功能僅涵蓋了基礎性的操作,可以考慮加入諸如掃地機器人手動控制等進階操作。

2.iRobotBraava 381 的自動化程度有待提高,建議同iRobotRoomba 970 形成自動化的聯動功能,後續可以考慮將其接入手機APP。

3.iRobotBraava 381 的水倉儲量相對有限,畢竟它不能像iRobotRoomba 970 可以自動返回底座充電再完成未盡工作,所以應當考慮在日後加大儲水量,以保障大面積的擦地需求。

掃擦分離更顯潔淨:iRobot Roomba 970 和 Braava 381的測評體驗

本次測評到此結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