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iRobot 董事長:致力於構建智能家居生態系統

日前,iRobot 發佈了 新一代掃地機器人 Roomba s9+,iRobot 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聯合創始人科林·安格爾(Colin Angle)藉此機會接受了包括動點科技在內的媒體專訪,詳解新機器人的產品創意、技術革新,也談到了 iRobot 在構建智能家居的生態系統上的願景和佈局。

機器人如何更智能

據 Colin Angle 介紹,Roomba s9+ 進行了一些列的軟硬件升級,其中最重要的一處就是機器人的前方搭載了一個 3D 傳感器。3D 傳感器位於機器人正前方的中心位置,它會對周圍的環境投射紅外線圖像,並通過視覺傳感器觀察紅外線圖像的成像結果,從而就前方環境構建一個非常細緻的 3D 空間圖像,更好的理解前方牆壁的幾何結構。

Colin Angle 說有了這個傳感器,機器人就可以在行進的過程當中精確的去感知牆在哪裡,角落在哪裡,並且把這些信息反饋給處理器,結合處理器的一系列算法的運算,最終得出一個最精確的運動控制方案。

軟件部分的開發,iRobot 非常專注於兩個重點,一是更好的識別家中些形狀、障礙物、危險物品以及用戶設置的清掃禁區;另一個重點是精準清潔,讓用戶可以精準控制需要清潔的區域。現在的掃地機器人已經可以實現以房間為單位進行單獨清掃,未來,通過在智能平臺上的軟件更新,更精準的清潔任務可以被實現的,比如某塊地板。

智能互聯平臺如何實現機器協作

除此之外,今後每隔幾個月,iRobot 都會通過 OTA 隔空升級來為用戶升級一些新功能,以實現更加精準、徹底的清掃任務。讓家庭機器人更智能,更懂你。事實上,在 Colin Angle 的構想中,Roomba s9+ 不僅僅是一個一個掃地機器人,它更是一個智能互聯平臺,實現機器人之間分工協作。

“我們的 Roomba i 系列、s 系列、9 系列掃地機器人和 Braava jet m6擦地機器人,現在是可以協同工作的,我們可以實現先掃後擦雙機的聯動,同時還可以讓兩臺機器人同時工作,比方說我在一個房間掃地,掃完一個房間,擦地機器可以立馬來擦已經掃過的房間。”Colin Angle 透露,這樣的構想不僅僅侷限於 iRobot 自己的產品,也包括其他的智能設備。比如後續可以實現這樣的一個聯動性:當離開家把門帶上的時候,智能門鎖馬上就能夠啟動掃地機器人讓它掃地。

专访 iRobot 董事长:致力于构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我們希望與其他公司一同構建一個智能家居的生態系統。我們已經與 IFTTT 公司達成了合作伙伴的關係,這家公司主要立志於智能設備之間的智能互聯。”Colin Angle 說。

如果把掃地機器人當作一個智能平臺,在硬件、AI 和智能互聯加持之下,顯然有更大的商業想象空間——這個平臺能搭載任何可以滿足需求的家用機器人新品類。iRobot 目前除了掃地機器人、擦地機器人外,在美國市場還有割草機器人產品,Colin Angle 也透露,確實有這方面的計劃,機器人行業目前處於它的幼兒階段,隨著技術的進步,公司後續會有更多實用的家用機器人產品推出。

收購 STEM 教育機器人公司 Root Robotics就是其中一個例子,Colin Angle 告訴動點科技,收購這家前員工創立的公司,是希望能夠強強聯合,使得 iRobot 也可以參與到用機器人去助力教育行業的佈局中:“確實,我們對教育機器人的潛力非常看好,目前我們的教育機器人只在美國銷售,但隨著我們產品的國際化,未來它也會在更多市場上市。”

专访 iRobot 董事长:致力于构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挑戰和未來前景

對於機器人智能化、智能家居當前的技術瓶頸、未來發展方向,Colin Angle 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機器人當中的人工智能其實和人工智能本身的複雜程度沒有太大的關係,目前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家中的智能設備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去廚房幫我拿一瓶飲料過來’,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人工智能理解這句話完全沒有問題。只是,機器人因為缺乏對空間的理解,它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不知道廚房在哪裡,不知道人在哪裡,所以這樣一個簡單的任務它也沒辦法實現,這也是目前我們希望能夠去進一步攻克的難題,就是提升機器人的空間理解能力。”

iRobot 已經把一些對於空間理解的研究放到了系列的機器人產品中,工作的時候,它們一邊在打掃屋子,一邊也在逐步的加強自己的空間理解能力和環境理解能力。用戶也能夠自定義家居地圖、命名各個房間和區域,去教會掃地機器人更多理解這個家。Colin Angle 強調,對家居環境的理解,不僅能夠讓掃地機器人做的更好,同時還能夠讓整個智慧家庭、智能家居的大概念得以實現、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