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左撇子——沛納海夜光

——佛陽子聚奢網重慶站回收:名錶 名包 鑽石

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鐳Radiomir,1910年人類通過電解的方法獲得這種神秘的金屬。五年之後就由沛納海應用到產品中,並於1915年8月25申請了專利,成為沛納海三大看家專利之首。

不一樣的左撇子——沛納海夜光

沛納海手錶夜光

現如今的沛納海Radiomir系列,其實早已不含100年前讓沛納海引以自豪的鐳元素了。雖然放射性元素會對身體帶來傷害,但鐳被用作錶盤照明材料持續了40多年,直到1945年日本原子彈的爆炸讓人們意識到了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的傷害,故而在1945年開始,沛納海開始著手發明更為安全有效的夜光材料。由此,Luminor氚元素誕生了。

1949年沛納海的另一重要夜光技術Luminor也申請了專利,內容為使用另一種放射性材料氚,作為發光材料,這種技術更安全,但仍然有安全隱患。

不一樣的左撇子——沛納海夜光

沛納海PAM00576夜光實圖

鐳和氚這兩種材料都屬於自發光型夜光材料,不需要從外部吸收能量,就可持續發光。氚的半衰期是12.5年,也就是說,氚製作的夜光的有效壽命大約是十多年。過了十多年,氚開始老化,變黃,逐漸失去了夜光的效應。那麼氚,是否對人體足夠安是全呢?整個80年代的氚激發冷光源技術,是用針狀工具直接塗抹在錶盤或錶針上面的。90年代,這項技術因為對人體存在潛在威脅,因此也已不再被使用,沛納海如日中天的沛納海Luminor系列,其實也同沛納海Radiomir系列不含鐳Radiomir元素一樣,沛納海Luminor系列其中也已經不含任何放射性氚Luminor元素

不一樣的左撇子——沛納海夜光

PAM00676沛納海實圖

現如今的沛納海Radiomir系列,其實早已不含100年前讓沛納海引以自豪的鐳元素了。雖然放射性元素會對身體帶來傷害,但鐳被用作錶盤照明材料持續了40多年,直到1945年日本原子彈的爆炸讓人們意識到了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的傷害,故而在1945年開始,沛納海開始著手發明更為安全有效的夜光材料。由此,Luminor氚元素誕生了。

不一樣的左撇子——沛納海夜光

沛納海機芯

——以上圖片均由聚奢網實物拍攝,轉載需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