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劇走過60年 熒屏裡見證時代變遷

2018年,對於中國電視劇市場是“特別”的一年。從1958年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算起,中國電視劇已經走過60年。小小熒屏,方寸之地,卻裝載著大千世界與古往今來。這裡既有尋常巷陌家長裡短,也有英雄兒女傳奇史詩。這裡有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也有大歷史的風雲變幻。不同時代創作的電視劇記錄著中國社會變化的點點滴滴,生動展現著社會的飛速變遷。

中国电视剧走过60年 荧屏里见证时代变迁

諸多首次丨

經典誕生引時代潮流

回望中國電視劇市場從初長到繁茂,優秀作品多如浩瀚星河,不少承載著時代印記的影視作品讓人記憶猶新。1981年播出的《敵營十八年》是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1983年《大俠霍元甲》作為內地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引發了內地武俠熱潮;1985年,隨著《上海灘》的熱播主題歌在大街小巷流傳,成為幾十年來粵語流行歌曲的經典,許文強的西裝和圍巾、馮程程的麻花辮等裝束也成為年輕人仿效的對象。同年,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播出,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文學性引起強烈反響,成為當時社會輿論的中心話題。1986年,中國第一部採用特技拍攝的電視劇《西遊記》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1987年《紅樓夢》製造了中國電視劇史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典。

中国电视剧走过60年 荧屏里见证时代变迁

上世紀90年代國產劇步入大製作時代,1990年播出的《渴望》作為中國第一部大型室內電視連續劇被稱為“中國電視劇發展歷史性轉折的里程碑”;同年的《封神榜》在服裝、神怪造型上都開風氣之先。1991年播出的《編輯部的故事》開創中國電視系列喜劇先河;1994年,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開播,1998年《將愛情進行到底》則是第一部青春偶像劇;《還珠格格》是中國電視劇的一部傳奇,本劇轟動亞洲,風靡全球各國華人圈並打破中國電視劇收視紀錄……這些多元化體裁與題材的作品,一步步推動著中國電視劇開拓出主旋律和娛樂性多樣化的創作格局。

中国电视剧走过60年 荧屏里见证时代变迁

見微知著丨

熒屏裡記錄生活變遷

不同年代創作的電視劇記錄著中國社會變化的點點滴滴,於衣食住行等細枝末節之處,展現著人們在物質生活層面的改變。從千篇一律到個性張揚,從質樸簡單的“黑白藍灰”到自由穿搭,時代改變了著裝,衣著為時代添色,電視劇成為人們審美進步的見證者。從物質匱乏的上世紀50年代,窩窩頭、蘿蔔、大白菜是普羅大眾最珍視的食糧,到“大鍋飯”承載著集體的回憶和同吃同住的美好情感,再到“紅酒配刀叉”的西餐,成為年輕人追隨的飲食潮流,步入現代,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迴歸,小小餐桌上的飲食變遷,映照出的是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中国电视剧走过60年 荧屏里见证时代变迁

從自行車到轎車,從火車到高鐵,城市交通網四通八達,以及交通工具的升級,電視劇成為科技進步的見證者。時代在變遷,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在於吃穿住行的變化,還在於通訊工具和家居用品的進步。

中国电视剧走过60年 荧屏里见证时代变迁

網生時代丨

以匠心做好劇主題不變

而隨著互聯網發展,對於網生內容的監管也不斷趨於完善,網生劇集也從早期的擦邊球逐漸發展成為傳統電視劇的有益補充。在玄幻劇、刑偵劇、青春校園劇方面,創立了我國電視劇的新類型,對年輕觀眾產生了強烈吸引力,進一步擴大了電視劇受眾人群,視頻網站與電視臺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電視臺的優勢逐漸減弱。經歷了60年的發展,國產劇從題材、類型、風格、概念等方面都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視聽,成為一張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名片”。“把脈時代進程、深掘生活底蘊、引領百姓認知”始終是中國電視劇創作的優良傳統。如何講好故事,以匠心精神做好劇,是電視劇從業者應肩負起的社會責任。半島記者 王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